母体能量代谢与胎儿生长关系的孕产期跟踪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ei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是生物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而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主要用于维持机体细胞、器官的正常功能和人体的觉醒状态,是总体能量消耗的主体部分。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属于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能量代谢存在异常,这给胎儿的生长发育带来危害。该研究跟踪测量孕期的体重、静息能量代谢和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旨在发现体重、静息能量代谢和胎儿生长的变化规律,探究母体体重与静息能量代谢与胎儿生长的相关性,进而为正常孕妇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个性化治疗管理以及监护胎儿健康发育提供帮助。
  本研究在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随机招募自2018年7月到2019年4月期间进行产前检查并拟在此院分娩的169名孕妇,最终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出65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孕妇(Normal组)31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组)34名。在孕11-13周、孕16-19周、孕24-28周、孕30-33周、孕35-38周、产后3天,采用间接能量测量法对静息能量代谢进行测量;在孕前、孕11-13周到孕35-38周(与能量代谢采集时间相同)分6次进行体重采集;在孕22-24周、29-31周、37周对孕妇超声检测的胎儿生长参数包括BPD、HC、AC、FL、HC/AC,及新生儿体重和身长进行采集。
  对Normal组和GDM组总体和按照3种孕前BMI(低、正常、高)进行组内及组间母体体重及能量代谢、胎儿生长规律的分析。在胎儿生长部分,由于GDM组存在胎儿生长受限情况,按照妊娠结局,进一步把GDM组分为分娩正常儿和胎儿生长受限进行探究。最终将母体体重及能量代谢与胎儿生长结合探究其相关关系。
  在孕期能量代谢和体重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中发现,能量代谢参数如REE在孕期的变化是上下波动的,在孕11-13周、孕24-28周、孕35-38周是高峰值,孕35-38周达到最大值,孕16-19周、孕30-33周和产后3天是低峰值,GDM组REE随孕周波动较大;孕前BMI低和高的孕妇在孕中、晚期REE的波动(△REE绝对值)大于孕前BMI正常的孕妇;孕前BMI不同的正常孕妇在孕晚期的REE存在显著差异;Normal组和GDM组中孕前BMI高的孕妇REE在孕晚期和产后3天内是无显著性差异。全孕期Normal组的体重增幅和孕晚期Normal组的体重增量大于GDM组(P<0.05),GDM组孕晚期体重管理明显;孕前BMI正常的GDM孕妇体重管理效果明显,24-28周之后与Normal组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孕前BMI低的GDM孕妇孕期体重增量低于IOM推荐标准,存在过度管理体重增长不足;孕前BMI高的Normal组孕妇孕期的体重增量高于IOM推荐标准体重增长超标,所以对孕前BMI高的孕妇中存在偏重GDM组而忽视了Normal组体重管理的现象。
  在孕期的胎儿生长参数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中发现,GDM组更易发生胎儿生长受限,孕37周BPD,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小于Normal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GDM组生长受限儿生长小于Normal组正常儿具有显著性差异,孕37周最为突出(p<0.01);GDM组生长受限儿的BPD、HC、AC在孕29-31周、孕37周逐渐负向偏离标准均值,即未达到正常生长,与另两组有显著性差异;Normal组正常儿的生长参数与孕周关系不密切,不存在随孕周有明显偏离。
  在母体体重及能量代谢变化与胎儿生长间的相关性的研究中发现,Normal组在孕28周之前的△REE与孕21-24周段(BPD、HC、AC)、孕37周(BPD、HC)胎儿生长均显著相关,GDM组在孕28周之前的△REE对胎儿生长的影响略延后,即与孕30-33周段(BPD)、孕37周(AC)的胎儿生长显著相关;在GDM组中,孕24至33周的母体△REE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最大,△REE每增加l标准差(SD)与出生体重增加217.1g有关,两组中孕33周之前的△REE增加与胎儿生长增加显著相关,孕33周之后的△REE变化对胎儿生长影响不大;Normal组母体体重在28周前的增长与新生儿体重增加显著相关,但孕晚期母体体重的增长与胎儿生长负相关。另外,在GDM组中孕期母体体重的变化对胎儿的生长并未发现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将视线逐渐从主要关注肿瘤实质细胞本身,转向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的肿瘤微环境,这为深入理解肿瘤发生机制和治疗指出了新的方向与研究策略。肿瘤微环境中除了包含非细胞成分的细胞外基质(ECM),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趋化因子以及炎性因子外,还含有众多种类不同的细胞成分,如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分化的成纤维细胞、巨
学位
在全球范围内肺癌仍然是导致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主要原因,肺癌早期一般表现为肺部恶性结节,因此早期排查从肺结节的检测入手。检测肺结节最有效的手段是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获取肺部高分辨率图像。为了辅助医生进行自动化诊断,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系统在肺结节检测及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上发挥重要作用。CAD系统分为
自噬是将细胞组分包裹进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并运送至溶酶体(酵母中为液泡)降解的过程,对维持细胞稳态和应对环境刺激至关重要。COPⅡ囊泡是自噬体的膜来源,但膜融合机制不详。作为介导膜融合的重要分子,位于两个待融合膜体上的SNARE蛋白通过配对形成复合物驱动融合。先前的研究表明COPⅡ囊泡上存在参与自噬体形成的SNARE蛋白,能与其他参与自噬的SNARE蛋白形成复合物,且自噬通路上存在特定的SNARE复
学位
乳腺癌是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威胁女性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近些年来,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关于乳腺癌治疗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目前,临床上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依赖于外科手术与放化疗。而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运用包含生物治疗的综合治疗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与传统的外科手术及放化疗相比,肿瘤生物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抑制残留细胞的生长,
学位
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全球女性癌症疾病中居首位。乳腺微钙化和乳腺肿块是两种重要的乳腺癌症状,准确的检测与诊断是改善乳腺癌预后的关键。超声成像以其成本低、实时性好、安全无辐射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的检查。然而,由于常规B模式超声成像主要通过回波信号幅度信息进行成像,存在图像低分辨率、低对比度、受散斑噪声影响大等问题,使得常规B模式超声成像难以对乳腺微钙化和乳腺肿瘤实现有效的检测与诊断。为此,
学位
肺癌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热消融技术治疗脏器肿瘤受到临床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具有效率高、消融范围大、电磁波传递能量受周围介质限制较少等优点。特别是针对无法手术切除肺癌的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已成为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肺脏不同于其他实质器官,肺实质内的支气管和肺泡含有空气,组织电导率、导热系数远低于其他组织。此外,微波消融治疗肺癌术中,消融治疗
学位
肺癌已经成为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但其早期的症状并不容易识别,因此多数病人往往会错过最佳的诊断治疗机会,尽早诊断肺癌对于提升肺癌的生存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肺癌早期诊断的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假阳性率高,细胞学病理组织检查侵袭性且依从性差,生化检查因其检查费用低廉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肺癌的诊断,但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这些肿瘤标志物在灵敏度和特
学位
饮用水消毒处理能有效杀死病原微生物,降低水媒介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水处理工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水体中污染物的不断增加和检测手段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毒副产物(DBPs)被人们所认识,其中具有极高致癌性的N-亚硝基二甲胺(NDMA)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预臭氧化消毒工艺对于多数水体都能有效减少NDMA的生成,但对于一些水体也能增加NDMA的生成,而臭氧在其中是如何影响NDMA生成的机制
学位
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AGT)能修复鸟嘌呤O6位的烷化损伤,其修复机理在于它能够将鸟嘌呤O6的烷基损伤转移至自身活性中心145半胱氨酸残基上,AGT随后通过泛素化降解,这种修复会导致癌细胞对烷化剂产生耐药性,使化疗失败。O6-苄基鸟嘌呤(O6-BG)是临床广泛研究的AGT抑制剂,它能够增强肿瘤细胞对烷化剂类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果。然而,由于O6-BG不具有靶
冠状动脉狭窄和冠脉微循环阻力的共同作用会导致心肌血流灌注受损和心肌缺血,也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影像学方法,如冠状动脉增强扫描(CTA)、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可以从解剖学的角度评价冠脉狭窄程度,但并不能从微循环阻力的角度评价与预测心肌缺血。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作为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深入研究微血管系统的方法,为心血管疾病的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I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