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出血症病毒遗传变异分析及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研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r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兔出血症病毒(RHDV,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属于杯状病毒科,能够引起兔病毒性出血症(RHD,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VP60蛋白是RHDV的主要结构蛋白,在动物体内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与免疫反应直接相关。由于尚未建立兔出血症病毒在体外组织细胞的培养方法,目前广泛使用的RHD疫苗仍为组织灭活疫苗,虽然临床上其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但组织灭活苗自身具有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因此,本研究首先对RHDV中国流行株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接着通过构建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表达VP60基因并制备成疫苗,并研究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为研究RHDV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2009~2014年我国兔出血症病毒遗传变异分析为了调查中国兔出血症病毒毒株的遗传变异和进化,我们对GenBank数据库上包括41株中国毒株在内的190株国内外兔出血症病毒VP60序列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对所有中国RHDV毒株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发现41株中国毒株中WX/China/1984株、HB/2014株和HB株属于RHDV G2基因型,其余38株均属于G6(RHDVa)基因型。(2)对2009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六省分离到的8株新的兔出血症病毒VP60序列进行了分析,并与疫苗株WF/China/2007进行了比较。我们对分离到的中国RHDV新毒株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血凝试验、western blottling、衣壳蛋白抗原性鉴定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并鉴定出一株新的抗原变异株。其中,从中国北方分离到的毒株HB/2014经鉴定为一株无血凝毒株,且属于经典型RHDV(G1-G5)基因型,而另外7株RHDV分离株都属于在2014年之前在中国广泛分布并流行的RHDV G6(RHDVa)基因型。对VP60基因的抗原性分析表明新分离株HB/2014与其它中国毒株在核苷酸序列上差异很大,但是目前使用的疫苗仍然能够对毒株HB/2014的攻毒提供完全的免疫保护。(3)为了对中国RHDV的分子进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对中国RHDV衣壳蛋白VP60基因进行了重组分析,结果发现一株重组毒株NanBu/China/2011株。该重组株VP60核苷酸序列的393和1079位点为发生G2型和G6型重组的位点。NanBu/China/2011株394-1078核苷酸序列属于G2基因型,而去除394-1078核苷酸序列的整个VP60序列属于G6基因型。总之,以上结果对中国RHDV分子进化的更深入了解提供了新的流行病学资料,但该病毒在中国兔群间的流行需要进一步研究。2.表达兔出血症病毒VP60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鉴定及稳定性研究用RT-PCR方法从中国皖阜株WF/China/2007(FJ794180)攻毒死亡兔的肝脏中扩增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VP60基因,经序列测定,大小为1740 bp。通过克隆、转化得到重组穿梭载体Bacmid-VP60,用此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重组兔出血症病毒 VP60 杆状病毒(BAC-VP60 株),经 RT-PCR、IFA、SDS-PAGE、Western blotting、HA和HI鉴定及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重组VP60蛋白在Sf9昆虫细胞中得到表达,且可形成直径约为40nm的病毒样颗粒。将本实验室保存的Sf9细胞培养成生长良好的单层,连续传代培养至60代,每代细胞生长为致密单层时间为48~54小时,细胞上清pH值为6.2左右,与原始培养基相比,pH值基本无变化,显微镜检查各代细胞形态基本一致。经检测,Sf9细胞无细菌、霉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污染,无致瘤性。利用P8代湿毒分别接种第5、10、60代Sf9昆虫细胞,测得接毒细胞培养物TCID50及HA效价基本不变。3.兔出血症病毒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保护效力研究为研究RHDV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将制备的兔出血症病毒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接种两月龄易感兔,从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两个方面评估疫苗的免疫效力,同时与RHD灭活苗进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显示,在免疫7日后开始,在RHDV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组和RHD灭活疫苗组血清中即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IgG的显著升高,与PBS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细胞因子的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PBS对照组相比,在免疫3日后,RHDV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组即可检测到血清中IL-2、IL-4和IFN-γ含量的显著增高(P<0.05),RHD灭活疫苗组IL-4和IFN-γ含量显著(P<0.05)升高,但血清IL-2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RHDV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组和RHD灭活疫苗组所有家兔均为死亡,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剖检后无典型的病理变化,而PBS组所有家兔在攻毒后3天内全部死亡,具有典型的RHD死亡症状和病理变化。经测定,所制备的RHDV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为0.25 mL/只(含灭活前抗原HA效价为1:64)。家兔在免疫RHDV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1mL/只)后7日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可以对RHDV强毒提供完全保护。免疫保护试验显示RHDV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还可以对当前中国多个省市采集到的不同基因型流行株的攻击提供完全保护。以上研究结果表明,RHDV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能诱导家兔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应答,为免疫兔提供完全保护。
其他文献
根据致病性和致病机制的不同,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以分为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和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IPEC)。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包括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coli,APEC),尿道致病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片段非编码RNA(长度约22nt),可通过诱导动物和植物中的基因沉默或降解发挥作用。一系列研究发现,miRNA可参与各类生理发育调控过程,其中包括细胞生长和凋亡、造血、病毒防御、肿瘤发生和脂肪代谢等。同样,在骨骼肌成肌调控过程中,大量的miRNA也被证实可起到重要作用。由于肌肉发育的生物学过程复杂多样,与成肌调控相关的基因又往往受到多个miRNA的
大肠杆菌通常定植于人类,动物或者禽类的消化道中。其中大部分都为无害共生菌,但是某些大肠杆菌获得特殊的致病因子后促进其对环境的适应力,最终引起各种类型的疾病。而致病性大肠杆菌又可分为两大类: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肠道外大肠杆菌拥有特定的毒力因子来辅助细菌定植于肠道外组织并侵入。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作为肠道外大肠杆菌的一个亚种,可引起禽类患病,从而因治疗,低产,死亡等因素导致严重的经
卵菌属于假藻界,进化上与光合藻类相近。卵菌中有800个种,其中包括诸多植物病原菌,如疫霉属与腐霉属。在卵菌排名第五,引起巨大的经济与危害性。辣椒疫霉(P.capsici)是一种丝状的植物病原卵菌,其寄主范围广泛,对茄属、豆科、瓜果类植物均有极大的危害。真核生物通过受体蛋白激酶(RPKs)来感应、感知与传导来自细胞表面接收到的信号。基于RPKs的蛋白结域的不同,它们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在多个基因组中均
果实中糖分的含量、组分及其比例是决定果实甜度及风味品质的关键因素,不同品种梨果实中积累的糖分种类和糖分的积累特点存在差异。糖在果实内的积累和分配是决定果实品质的最重要因素,梨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以山梨醇和蔗糖的形态运输到库器官果实中,这一长距离的运载需要经过糖转运蛋白的跨膜转运,而后卸载进入果实中,果实中的糖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进行代谢转化,最终以各种糖分的形式贮存在果实中。然而,目前国内外对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sp.zooepidemicus,SEZ)属兰氏分群的C群β溶血链球菌,可引起败血症,关节炎,心内膜炎和脑膜炎。其宿主谱较广,可感染猪、马、犬、猫等多种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在我国,SEZ是造成猪链球菌病的重要猪源病原体,是引起猪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同时,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人类感染SEZ引起脑膜炎的病例报道,大多数感染与密切接触患病
昆虫具有高度发达的嗅觉系统,以此来感受外界环境中复杂的化学信号,从而做出相应的生理及行为反应,如寻找配偶、食物和产卵场所等。以嗅觉系统为靶标,昆虫性信息素和植物气味物质已被广泛用于害虫的防治。深入了解昆虫嗅觉感受的分子机制,对发展更为高效的基于昆虫嗅觉系统的害虫防治技术极为重要。昆虫嗅觉涉及到多种蛋白的参与,主要包括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化学感受蛋
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有药用价值且可食用的植物,是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科的一种,主要生长在中国中部及南部,同时也存在于一些东南亚国家。植物始终为天然化学新物质、活性化合物和治疗药物的重要来源。据报道,藤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降糖、抗氧化、抗血栓作用、抗肿瘤消炎和抗菌活性等。在黄酮类化合物中,二氢
作为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对改善电网运行性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传统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在综合考虑影响负荷要素的基础上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并在已知负荷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贝叶斯法则的学习算法,对某已知电网的大量负荷数据进行学习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贝叶斯网络模型较传统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