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atin23、hTERT参与大肠癌生长机制及中药单体Bufalin调控hTERT抑制大肠癌恶性行为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h20060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的:大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三位。大肠癌的发生与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及DNA修复基因的突变等诸多因素相关。目前大肠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中药治疗等。晚期大肠癌一线化疗有效率为30%-40%,若加用靶向治疗有效率可达50%-60%。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对大肠癌的综合治疗具有积极意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逆转录催化端粒酶,将端粒重复序列(5’到3’方向TTAGGG/CCCTAA)合成到染色体末端,延长或稳定了随细胞分裂而进行性缩短的端粒,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hTERT在大肠癌、肝癌、胃癌、肺癌中均高表达,并对肿瘤的预后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hTERT的转录调控正在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方向。hTERT的转录调控可显著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及多能干细胞的分化。本文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垂钓系统寻找hTERT新的转录调控子,并用质谱分析和蛋白组学鉴定,首次发现Keratin23(KRT23)可能为hTERT的转录调控蛋白。KRT23属于酸性角蛋白的一种。已有研究表明酸性角蛋白与肿瘤的侵袭及迁移相关,某些角蛋白已成为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然而,KRT23在肿瘤生长中的分子机制以及KRT23和hTERT之间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中医药治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占有重要的地位。华蟾素在中国已经被批准用于癌症的治疗。Bufalin(蟾毒灵)作为华蟾素中的主要有效单体,在大肠癌、肝癌、膀胱癌等肿瘤中发挥显著的抗肿瘤作用。然而,Bufalin在大肠癌中的抗肿瘤机制尚不清楚全面,对本文的中心研究因子hTERT是否存在调控关系及调控机制也未可知。因此,本实验通过KRT23及Bufalin对hTERT的调控研究,探讨KRT23、Bufalin及hTERT在大肠癌生长中的分子机制,以期为大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二、方法(一)KRT23调控hTERT的表达并参与大肠癌生长机制研究1、利用生物素标记的hTERT启动子区的双链寡核苷酸探针,通过启动子结合蛋白垂钓系统,垂钓结合在hTERT启动子区的蛋白,经过银染、质谱分析、蛋白组学鉴定发现这一蛋白可能为KRT23。通过下拉实验(pull-down)及核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反证KRT23是否为hTERT启动子区结合蛋白;2、收集2003年—2008年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暨辽宁省肿瘤医院154例随访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石蜡标本,病理诊断明确,末次随访时间为2016.3.1。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RT23和hTERT的表达,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大肠癌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回归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收集2015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肿瘤及癌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KRT23和hTERT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激光共聚焦(confocal)及Western blot,检测KRT23和hTERT的亚细胞定位及表达;3、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将KRT23 si RNA转染至结肠癌Lo Vo细胞株(KRT23高表达),下调KRT23的表达。采用病毒感染技术,将KRT23的慢病毒感染至结肠癌RKO细胞株(KRT23低表达),上调KRT23的表达;4、Lo Vo细胞中敲低KRT23后,采用RT-PCR,检测KRT23和hTERT在m RNA水平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KRT23和hTERT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检测hTERT启动子区的Luciferase活性;采用MTT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检测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TERT下游MAPK信号通路的p-p38、p38、p-ERK、ERK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成球实验,检测细胞的成球数目和大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D44、CD13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以分析KRT23、hTERT表达对肿瘤增殖、迁移恶性生物学行为及肿瘤干性特征的影响;5、RKO细胞中过表达KRT23后,采用RT-PCR,检测KRT23和hTERT在m RNA水平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KRT23和hTERT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检测hTERT启动子区的Luciferase活性;采用MTT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检测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TERT下游MAPK信号通路的p-p38、p38、p-ERK、ERK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成球实验,检测细胞的成球数目和大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D44、CD13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以分析KRT23、hTERT表达对肿瘤增殖、迁移恶性生物学行为及肿瘤干性特征的影响;6、建立BALB/c-nu裸鼠结肠癌模型,KRT23 si RNA进行干预,体内实验验证敲低KRT23对hTERT表达及肿瘤负荷的影响。(二)Bufalin通过CPSF4调控hTERT表达干预大肠癌生长的研究1、采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周期流式实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梯度浓度的Bufalin对结肠癌SW620细胞株细胞活力、集落形成、细胞周期、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p-cdc2、p21的影响;2、采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周期流式实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梯度浓度的Bufalin对结肠癌Lo Vo细胞株细胞活力、集落形成、细胞周期、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p-cdc2、p21的影响;3、采用细胞凋亡流式实验、AO/EB实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梯度浓度的Bufalin对结肠癌细胞系SW620、Lo Vo的细胞凋亡,凋亡特异性形态改变及凋亡蛋白PARP、Bax、Bcl-2、cleaved caspase7、cleaved caspase9的影响;4、采用划痕实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梯度浓度的Bufalin对结肠癌细胞系SW620、Lo Vo的迁移及蛋白N-cadherin、E-cadherin、β-catenin的影响;5、采用pull-down及CHIP实验,检测梯度浓度的Bufalin处理下,结肠癌细胞系Lo Vo和SW620中垂钓的hTERT启动子区的结合蛋白,提示CPSF4为变化最为显著的转录调控子。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将CPSF4过表达质粒转染至Lo Vo细胞中,上调CPSF4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实验和luciferase实验检测梯度浓度的Bufalin对CPSF4、hTERT蛋白及hTERT启动子区luciferase活性的影响。三、结果(一)KRT23调控hTERT的表达并参与大肠癌生长机制研究1、KRT23为hTERT的启动子区结合蛋白;2、KRT23和hTERT在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并影响大肠癌患者的预后;3、KRT23调控hTERT 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及启动子区luciferase活性;4、敲低KRT23可能通过下调hTERT表达,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迁移、干性及CD133、CD44的表达;5、过表达KRT23可能通过上调hTERT表达,促进结肠癌RKO细胞的增殖、迁移、干性及CD133、CD44的表达;6、敲低KRT23在裸鼠中抑制结肠癌异种移植肿瘤的生长。(二)Bufalin通过CPSF4调控hTERT表达干预大肠癌生长的研究1、Bufalin抑制SW620细胞的细胞活力和集落形成并将SW620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2、Bufalin抑制Lo Vo细胞的细胞活力和集落形成并将Lo Vo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3、Bufalin使SW620、Lo Vo细胞发生了形态学改变并诱导SW620、Lo Vo细胞的凋亡;4、Bufalin抑制Lo Vo、SW620细胞的迁移;5、Bufalin通过CPSF4抑制hTERT的表达。四、结论(一)KRT23调控hTERT的表达并参与大肠癌生长机制研究1、KRT23为hTERT启动子区结合蛋白,可能通过调控hTERT表达促进大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干性特征;2、KRT23、hTERT为大肠癌预后不良因素。(二)Bufalin通过CPSF4调控hTERT表达干预大肠癌生长的研究1、Bufalin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诱导结肠癌细胞的凋亡;2、Bufalin通过CPSF4抑制hTERT的表达。
其他文献
粗粒三角洲是油气资源领域碎屑岩储层的主体之一,但其成因多样、水动力条件复杂、非均质性严重、储层响应关系差等固有特点也成为了对其准确表征的制约。为此,本论文以红山嘴地区克拉玛依上亚组沉积为例,以明晰储层沉积成因为重点,以储层质量分布预测为核心,以不同成因储层的时空展布规律为主线对克拉玛依上亚组沉积储层进行系统研究,应用岩-电-震相结合的定量方法,以明确其不同背景下沉积作用类型与岩相序列,理清不同类型
学位
球状岩因其产出稀少且结构特殊,自发现以来就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关于球状岩,前人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多种假说,然而其成因至今尚没有定论。此次河北武安坦岭球状岩的发现,为国内增添了第四例球状岩石。该球状岩产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与中生代二长岩体接触带附近的岩体边缘相带内。球状岩体呈近南北向展布,由包含球的二长岩和闪长岩球状体组成,西部与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相接触,北、东、南三面被不含球的二长岩所
学位
阿南凹陷是华北油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远景区带,其阿南洼槽腾一下段中下部广泛发育一段由火山岩、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混合沉积形成的特殊岩性段,是近年的主要油气发现。但由于该层段含油气性变化剧烈,岩性及储层条件非常复杂,层序地层与储层特征研究不够深入,严重制约着研究区的勘探部署与评价。本文利用地震、测井、岩性、薄片和分析化验等资料,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与分析方法,首先在研究区腾一段建立四级层序地层格架
学位
本论文剖析了阿萨巴斯卡地区3个雨养型泥炭柱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探讨泥炭形成时期古植被演化和气候变化,同时根据多环芳烃(PAHs)地球化学特征判断PAHs污染主要由周边油砂的工业开采造成。泥炭中系统的检测到了正构烷烃、正烷酮、正烷醛、正烷醇、脂肪酸和脂肪酸甲酯、甾类、萜类极性化合物这7大类化合物类型,它们均以高分子链烷烃为主,化合物分布中具明显的奇碳或偶碳优势,可鉴别的甾、萜类极性化合物呈现显著的优
学位
1、研究背景卵巢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而且死亡率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首位。尽管过去20余年对卵巢癌的诊治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5年生存率仅为30%。一是由于大多数卵巢癌早期症状隐匿,又缺乏准确有效的非创伤性筛查诊断方法,以至于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发生浸润转移,属于晚期(3-4期)。二是现今卵巢癌虽然有肿瘤细胞减灭术加上以铂类和紫杉醇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这样的标准治疗手段,但是化疗耐药导致肿瘤的不
学位
目的:ALDOA是我们实验室前期在人肺鳞癌临床样本中利用质谱技术筛选出来的差异表达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我们的前期实验结果表明敲降ALDOA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以及在裸鼠体内的成瘤能力。目前国内外对ALDOA与肿瘤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差异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关于其在肺癌发生中的具体作用及相应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拟以人肺鳞癌细胞株H520以及人肺腺癌细胞株H157为模型,研究
学位
背景:胆囊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1],通常由于胆囊内炎症的发生而产生的,发病原因主要为胆道系统结石阻塞引起,最终可能导致细菌逆行向上[2],造成胆道系统感染。发病症状主要为腹部剧烈疼痛,病情严重时会有黄疸现象的产生。该病在老年人群[3]中多发,达5%~10%。急性胆囊炎发病的同时,会有胆结石的发生,并且这种发生率非常高,可达到90%以上[4,5]。由于胆囊独特的生理结构,当发生结石且伴有
学位
小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是临床外科中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诱发因素,常见于急症病人,继发于多种重症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小肠发生I/R损伤后,肠粘膜屏障受到破坏,相继发生菌群移位、炎性细胞因子激活等一系列级联反应,而释放的炎症介质进入血液循环,在多种病理性信号通路激活的作用下,最终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
学位
研究目的:全球范围内,肺癌发病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首位、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同时,肺癌也是人类癌症相关致死的首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尽管随着诸多新型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广泛开展,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较大改善,但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肿瘤转移和耐药复发现象日益加剧,从而严重制约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改善。
学位
背景:糖尿病心肌病(DCM)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异常、心肌能量代谢异常、心肌微血管病变、胰岛素抵抗等,而上述病理生理过程均与氧化应激有关,氧化应激为DCM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因目前缺乏明确的DCM临床诊断标准,早期诊断困难,成为防治难点。为此,本研究对近10年于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损伤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分析,以期为DCM的早期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借鉴。硒蛋白S(Sel S)为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