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教育作为主流教育的补充,近年来一直蓬勃发展,课外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而父母教育期望反映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主观期待,是影响家庭教育投入和学生成绩的另一指标因素。而家庭课外教育支出的增加,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是否有帮助,已有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自此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父母教育期望对家庭课外教育支出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本文利用CFPS2013-2014数据,运用全样本回归分析以及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检验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下5个结论:1、从一阶段OLS回归和调节效应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家庭课外教育支出每提高1000元,学生的测试成绩可以提高0.246个标准差。父母教育期望对学生成绩这一影响路径存在调节效应,同时其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为正,有积极的调节性;2、从学生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的影响来看,对于年龄越大,家庭孩子个数越少,家长期望值越高,且学校处于城市的学生来说,增加家庭课外教育支出,对成绩提高的效果越明显;3、父母教育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门槛回归的结果显示,父母教育期望越接近于硕士和博士时,对学生的成绩的提升效果比较小。并且当父母教育期望处于中等,即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不高于专科和本科时,教育期望对家庭课外教育支出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产生的调节效应比较大。4、家庭课外教育支出对学生成绩影响的区域效应明显,相比城市学生,农村家庭父母教育期望对课外教育支出对学生的成绩影响存在更大的调节作用。5、家庭课外教育支出对学生成绩影响的阶段效应明显,相比小学阶段学生,在初中阶段,父母教育期望对家庭课外教育支出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存在更大的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果发现,家庭增加课外教育支出,学生的成绩会有所提高,父母教育期望也会对课外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机制产生正向的调节作用,现阶段课外教育与公共教育还是具有一定的互补效应。根据教育公平理论,在义务教育阶段,政府需要坚持学校教育与课外教育一体化治理。根据门槛效应检验的成果,父母教育期望在超过一定程度即超过大专和本科时,家庭增加课外教育支出对学生的成绩的提升效果反而不那么明显,这说明家长过高的教育期望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反而不利于孩子学业成绩的提高,父母应该树立合理的教育观与恰当的教育期望,并且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农村地区和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课外教育与公共教育的互补效应更明显,政府部门应该着手提高初中阶段的校内教育质量,并且需要教育精准扶贫,教育资源向非城市地区倾斜,减少城乡义务教育质量的差距,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