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花》中译本对比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尔·波德莱尔是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同时也是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在整个欧美乃至世界诗坛都具有重要地位。其代表作《恶之花》是一部典型的象征主义作品,也是第一部全面冲破传统的诗歌。它的问世,标志着象征主义的兴起、现代派文学的正式出现。这本传奇的诗集对于中国诗人和中国译者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周作人、徐志摩、陈敬容、戴望舒等都相继翻译过《恶之花》。建国后至今,又出现了钱春绮、郑克鲁、张秋红、郭宏安、刘楠祺等人的译本。中国读者对于不同的译本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在大众针对不同译本的讨论之中,出现了“形式”“意蕴”“对等”等字眼,显然,当今时代的读者越来越以翻译的角度去评析一部作品。这就是翻译理论的发展带来的进步。1975年,出生于法国的美籍学者乔治·斯坦纳出版《巴别塔之后》一书,创造性地提出了“翻译四步骤”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注入了新的活力。本论文选取四位译者的《恶之花》中译本,在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基础上,对它们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研究,观察斯坦纳的经典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并发现不同译者在翻译中的侧重点,以期为读者选择译本提供参考,同时为诗歌翻译研究做出一些自己的思考。论文在引言中阐述了对诗歌可译性问题的讨论,引入了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叙述了诗歌翻译在中国的历程,进而具体到中国对法国诗歌的译介,并指出论文将对《恶之花》的四个中译本展开研究。第一章首先梳理了阐释学的起源与发展,然后具体介绍了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理论,并就阐释学在翻译研究中的效用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主要围绕波德莱尔与其代表作《恶之花》展开,第一部分介绍了波德莱尔本人以及《恶之花》的影响,并分析《恶之花》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第二部分则对各个译者及其译本进行了描述,同时说明了选取这些译者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第三章是论文的主要部分,从斯坦纳“翻译四步骤”中的“信任”“入侵”“吸收”和“补偿”分别切入,对四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发现不同译本的特色,同时也发现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在具体的翻译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论文最后的结语部分通过对以上各个部分的分析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四位译者对《恶之花》都有着极大的信任,因此愿意将其作为自己的翻译对象,然而在入侵和吸收的过程中,因为译者自身有着不同的思维逻辑、翻译动机以及文化背景,各自对原文的入侵和吸收程度都不同,其中戴望舒的入侵程度和对形式的吸收较大,钱春绮和郭宏安则在入侵和吸收上相对平衡,刘楠祺在吸收过程中再创造的程度最大。因此,戴望舒的译本在形式上最贴近原文,钱春绮和郭宏安的译本综合忠实度最高,而刘楠祺的译本归化程度最大。同时,结语也指出了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在具体的译本研究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正是这种局限性,让翻译研究有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日趋完善。
其他文献
2011年的高考已经结束,全国各地高考政治的题目我基本上都看过了,就数广东的试题最难,作为文综试题的一部分,政治试题本来应该比专业科的试题要容易,但今年的广东政治试题,不
他孩提时代曾拥有一切,其他孩子都很羡慕的一切。然而,有一天这一切都变了,“世外桃源”变成了残垣断壁的土屋,各式各样的玩具也被这一场恶梦带走,连同他的母亲。
全触摸智能手机在经过数年的发展后,不少厂商在设计方面遇到了不可避免的设计瓶颈,整体造型越来越同质化,我们太久没有见到拥有独特风格的机型。近年来,部分国产手机厂商在产品设
我中学就读广东肇庆中学,从初一一直读到高三,之后又复读了一年,总共度过了七年的时光.高考时运气好,发挥还算正常,获得了高分,2004年考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
本文认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当代中国流通业将出现流通主体多元化,流通要素多维化,流通载体虚拟化,流通战略全球化,流通功能延伸化,流通组织大型
鲁迅和胡适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文章通过对两位文化名人的对照。对“生命的颜色”丰富内涵进行淋漓尽致的诠释,详略有致,紧扣主题,议论诚理,多而不乱;名人语句信手拈来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1)熟练掌握概念关系图,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目的:对保前颗粒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进行研究,为制备一种用于治疗前列腺炎的制剂提供制剂上和质量控制上的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处方分析及提取路线筛选,确定提取工艺路线,通
思茅区域内茶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但从价值链的角度审视.思茅市茶叶产品增值能力有限,而且关键的增值环节有外化和被人掌控的趋向。文章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