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山北麓湖泊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2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泊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也是气候变化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湖泊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和环境安全问题。本文基于2000~2020年的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以及星载激光测高卫星—冰、云和陆地高程卫星(Ice,Cloud,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ICEsat/ICESat-2)资料,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因子探测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从年际和年内尺度上分别研究了西天山北麓的两个典型内陆湖泊赛里木湖和艾比湖的水位、面积及体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规律,并结合环境因子,研究湖泊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异同。研究结果可为湖泊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支撑,也为揭示内陆湖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奠定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年间赛里木湖的面积、水位及体积均呈现持续增加趋势,湖泊面积增加3.43km~2,水位累积上升1.28 m,湖泊在空间上主要朝地势平坦的西部扩张;艾比湖的面积、水位及体积则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湖泊面积萎缩341.22 km~2,水位下降2.10 m,湖泊主要从西北向中心区域退缩。(2)分析结果显示20年间赛里木湖流域气候向暖湿化转变,气温升高,降水和积雪显著增多,湖泊周边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显著上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艾比湖流域内气温升高,降水呈不显著降低趋势,蒸发量逐年增加,表现为暖干化趋势,流域内NDVI虽有上升但数值远低于赛里木湖流域,植被状况差。(3)湖泊面积具有显著的月际变化特征,且对流域内环境因子的月际变化响应显著。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和NDVI与湖泊面积正相关,气温和蒸发量与湖泊面积负相关,积雪虽与湖泊面积关系不明显,却在月际变化上可以补充解释赛里木湖扩张和艾比湖萎缩的成因。(4)赛里木湖的扩张和艾比湖的萎缩受多种因素制约。在暖湿化背景下,随着降水的增加,赛里木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促进了湖泊周边植被水源涵养能力的提高,导致湖泊扩张;艾比湖流域降水量少,且年际变化呈不显著的降低趋势,蒸发量大且逐年增加,导致湖泊萎缩。
其他文献
空间天气对电离层电波信号传播的影响通常源于太阳,太阳强磁场重联产生的强烈太阳耀斑和快速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会引起各种电离层突然扰动(Sudden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SIDs)效应,这些效应是电离层物理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电离层作为短波广播和长距离通信的高度反射器,不仅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还会受到地磁活动、低层大气活动
学位
针对强电磁脉冲耦合信号线产生传导干扰的问题,本文通过搭建试验平台模拟在雷电电磁脉冲与高空核电磁脉冲环境下信号线的耦合特性,分析其耦合到的过电压峰值、能量、频谱分布范围等耦合规律,并分析并比较在不同强电磁脉冲下的耦合特性。再结合线缆耦合参数及规律,针对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了一种浪涌器件与滤波电路相结合的防护电路,防护电路的设计过程具体包括:首先对浪涌器件进行瞬态响应测试;其次通过ADS仿真软件设计了9阶
学位
为了进一步阐明海陆闪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的差异及其与气溶胶浓度和热力因子的关系,本文选取99°E-78°W、65°N-50°S范围内的太平洋及邻近陆地作为研究区域,并将其划分为四个区域:邻近陆地、近海、远海和总海(近海和远海)。利用了1995-2014年OTD/LIS闪电卫星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和2000-2014年AOD数据,对全球闪电活动随季节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太平洋及其相邻陆地的闪电时空
学位
已有电晕放电研究中,多以独立尖端的电晕放电为关注对象,关于独立尖端电晕放电的特性已存在的大量实验、观测以及数值模拟研究。但实际上,无论城市大量的建筑物群及建筑物顶上的避雷针,还是旷野的灌木丛和树林,均不是以独立尖端形式存在,多个尖端上的电晕放电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而目前关于多尖端下电晕放电特征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利用直角坐标系下的二维时变模型,模拟雷暴环境中多尖端
学位
本文在已有的二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基础上,对冰晶核化方案进行了改进,加入了同质核化方案和异质核化方案,结合一次山地雷暴,通过改变相对湿度和气溶胶初始浓度进行敏感性试验,探讨了水汽在气溶胶影响雷暴云电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水汽含量较低时,随着云凝结核浓度的增加,更多小云滴被带入冻结层形成大量小冰晶粒子,导致霰粒含量增加,雷暴云起电过程增强。云凝结核浓度增加至一定的量级时,冰晶尺度减小和雨滴含
学位
本文首先研究了远距离雷电电磁波在地球-电离层空腔中的传播特性,建立了二维的FDTD模型,在模拟区域内六个典型位置选取了雷击点,得到了雷电电磁波在不同条件下传播到测站的电磁场波形,基于模拟结果,分析地形对磁场峰值及峰值到达时间的影响,针对远距离定位困难、误差较大问题,考虑真实地形及地球曲率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等效传播速度法改变传播速度,并把贝塞尔逆解算法加入了定位算法中,对广域闪电定位算法进行优化
学位
为了从动力、微物理和起电过程之间的密切联系来解释内陆高原雷暴云底部较大的次正电荷区(LPCC)和暖云区厚度(WCD)之间的关系,本文设置敏感性试验组,通过三种途径,分别改变了青藏高原那曲地区一次LPCC明显且对流较强的雷暴过程和甘肃平凉地区一次LPCC明显且对流较弱的雷暴过程的探空初始场,得到17组具有不同WCD值的初始场算例,利用三维雷暴云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模拟分析了WCD和LPCC之间的可
学位
土壤湿度是陆地生态系统水循环和能量收支的关键参数,陆面数据同化系统可获得时空连续的土壤湿度数据,但由于空间分辨率较低限制了进一步应用。为此,本文基于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V2.0)土壤湿度数据,分析了华北地区2019年不同深度(0~10、10~40和40~100 cm)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以0~10 cm土壤湿度为代表层,引入了最大信息系数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客观量化降尺度因
学位
为了进一步认识热带气旋(TCs)全生命期中闪电的活动特征,本文利用全球闪电定位网(WWLLN)资料、中央气象台的TC路径数据、卫星的相当黑体温度(TBB)数据和再分析资料,以2015、2018年登陆中国的三次台风(苏迪罗、彩虹和山竹)为例。研究了其从生成到消亡全生命期中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和随强度的变化特征,探讨了闪电活动与风圈半径及下垫面的关系。并利用GPM核心卫星对其部分时刻进行了雷达反射率、冰
学位
南漪湖作为皖南最大的湖泊,一直以来存在着富营养化的问题,叶绿素a浓度是监测浮游植物和水质状况的代表性指标,能够很好地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状况。诸多监测叶绿素a浓度的方法中,遥感手段具有直观、快速等优势,在叶绿素a浓度监测方面具有极大潜力。为了探求南漪湖实测高光谱数据和高分六号卫星宽幅相机(GF-6 WFV)数据反演叶绿素a浓度最优的模型和算法,更好的分析南漪湖叶绿素a浓度时空变化特征,本研究选取202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