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楮岛村海草房营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u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选题以山东省荣成市宁津街道东楮岛村的海草房为典型个案,通过对村落沿革、建筑形制、营造工艺、起居文化、生活习俗、室内陈设与家具等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阐释海洋文化和渔村起居文化对海草房营造法则的影响。选题采用社会学、人类学、建筑学、民艺学、古建筑测绘学等研究方法,深入剖析海草房建筑结构和东楮岛村的历史人文境遇。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海草房营造工艺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以苫作、石作和木作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具有地域性匠作特征,体现了胶东地区民间技艺的审美特质。苫作技术是一门古老的营造法则,选择海草进行屋面苫作亦是渔村文化的特殊显现形式。因此,研究海草房的苫作手艺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从这门技艺的传承脉络中能够获得具有民族精神的手工文化价值。研究海草房营造工艺所具有的手艺原理和人文思想,亦将为我国现代建筑营造技术和规划设计带来借鉴意义。研究东楮岛村落的海草房营造法则和传统村落文化,对于我国现代建筑设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东楮岛村这类具有悠久历史和起居文化的传统村落,业已濒临消亡。因此,本文认为以东楮岛为代表的村落是我国民间文化生态的宝贵遗产,对其进行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提出保护传统海草房民居建筑的观点:既不可割裂历史一味求新,更不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般对待,探寻彼此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应该是继承传统文化的途径。本文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对海草房营造工艺进行研究:空间结构与功能、海岩石料墙体制作、木作工艺和苫作手艺,并根据每个营造环节提出以下观点:第一,东楮岛村传统海草房建筑空间符合北方民居宅院的营造原则,以四合院为单元纵横有致的构成聚落形态。为了适应三面环海的岛屿生活域境,海草房的空间营造必须满足渔业生产和依海而居的“宜用”原则。此外,山东地区传统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对村落居住空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东为大”、“正房”、“子山午向”等礼制空间观念充分融入到营造思想之中。海草房的空间形态和结构往往带有浓郁的伦理特征和礼制原则。第二,海草房石作用材具有显著的海洋文化特征,毗邻桑沟湾海域的大量海岩被开发使用,成为建筑的主要原料。石匠们按照建筑用材的规格处理墙体石料,用简陋的斧凿钉锤修整石料。置身于东楮岛村中心地带,东西横向排列的北街、中街、南街,与南北交错的西街形成村落布局整齐的规划效果。每一条古街的趋势笔直宽敞,矗立两旁的海草房建筑山墙彼此紧紧连接,使村内多年以来没有出现其他街道或者胡同。这类村落布局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建筑的排列和营造方式,而东楮岛村民称海草房山墙连接的方式为“伙山”或“接山”。海草房建筑墙体的表面很少有装饰,从海草屋面到“墙根”一切皆“取法自然”。海草屋面的修饰唯有梳理和压脊,而墙面依靠石料组砌形成的自然纹路,朴实自然是海草房建筑的审美特征。不过,通过细致的测绘和观察,在墙体表面也可以寻找到一两件具有功能的装饰附件,如“盘子”、“驴马桩”、“门窗口饰”等等。这些依附于建筑的构件不仅仅是为了增加美的修饰,还具有满足生活起居过程中的使用价值。第三,海草房建筑体系的承力结构以石作为主,屋面结构以苫作为主,木作仅占较小的比例。海草房的梁架檩脊结构属于大木作,其余皆为不承重的小木作,诸如门窗、隔断、家具等。然而,海草屋面形态却完全由木作构成,更重要的是,木质材料专门作为海草房建筑受力结构的承上启下部件。东楮岛村木作匠人流传着这样一条原则,木作结构在建筑中的作用就像鱼的骨骼,连接所有功能和结构部件。海草房木作系统包括“好汉子”、“八字木”、“脊梁杆子”、“印”和“腰杆子”,这是在民间传播文化语境中形成的匠作术语。作为一种技术语言,尤其是相关受众起居生活的符号模式,应该具备两种传播的途径。首要途径是在匠人中达到通识,荣成地区民间匠作在木作体系内的称谓具有地方性或乡土性的特征,同时亦具备整个山东甚至北方区域的营造色彩。匠作需要“则例”,即通用的标准,能够论证标准的语言概念符号必须明确、易懂、通用,甚至具备较强的可持续性。这种情况在现代建筑语言模式里相当普遍,无论是水泥混凝土搅拌作业,还是钢筋焊接技术工,在机械化施工过程中必须贯彻建筑力学、结构部件或物理化学安装概念的标准术语。同现代建筑相比,传统建筑语言在标准和术语的界定上更加强调本土性和民族性。第四,东楮岛村海草房的屋面廓型呈不规则曲线状,屋脊处两端高耸,脊线以下弦弧形为轨迹,远看整体线型的结构流畅自然。若选择不同视点观察,以东西山墙的侧面为观察视角,屋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尖耸直上;以南北轴线为观察视角,屋面为圆弧曲线稍显下垂结构,且具有明显大于墙面高度的比例关系。此外,坐北朝向东南方向的传统海草房整齐划一,依序排列在古街道两旁,彼此屋面连贯成一体,组成节奏感极强的曲线波动,显现出胶东渔村建筑特有的形式美感。荣成地区传统匠作称这种屋面的制作方法为“苫房子”,即苫作,匠人拉海草作为房顶的主要材料,利用手工梳理、挤压、拍实,形成“人字坡”状的特殊屋面结构。苫作手艺是海草房民居建筑营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不仅创造出屋面优美自然的曲线形态,而且是建筑“避风雨”、“御寒暑”功能实现的主要因素。东楮岛村海草房是山东沿海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样式,它既是我国传统营造工艺的技术成果,亦是本土海洋文化的物质显现。海草房建筑营造以其特有的空间功能规划、布置经营观念、选材用料原则、工艺传承经验等内容,显现出渔村文化和乡土社会的审美思想。山东民居营造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考工记》到《齐民要术》齐鲁文化重视对各类科学技术进行理论总结,形成规章制度延续至今。山东民居融合大江南北的历史风格,其空间形制、建造技艺、尺度比例、结构装饰等营造细节皆以义理为垂范,蕴含深厚的礼制文化底蕴。通过调研发现,东楮岛村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处理现代生活方式与承继传统文化的矛盾。渔民的后代们建立了现代生产关系,加快了村子起居生活的节奏。具备远洋能力的大型机械渔船代替了“赶小海”的小舢板;采用复合养殖方式生产海参、海带、紫菜等产业代替了捕捞野生海参、扇贝和海草;以家族或个人进行渔业生产的组织方式被集团化、公司化、链式作业所替代,老村落后的设施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现代交通运输业和城乡差异的减少,促使村落格局和原住民状况发生变化;村内老龄化和青壮年劳力流失问题严重;地产业的浪潮强烈冲击着环海小岛,土地开发利用策略迫使传统建筑走向被拆除的命运。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东楮岛,也是我国众多传统村落面临的生存威胁。论文最后章节根据实地考察获得的数据和资料,以东楮岛村的保护和发展为例,探析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传统村落文化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客观矛盾提出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矿业生产从单纯追求数量效益向综合效益转变,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今后矿业发展的方向。要做到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需要对矿山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和提高,居民的健康状况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实现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
因为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票据摆脱纸面束缚,开始以电子形式出现,2005年招商银行就推出了行内电子票据系统,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也推出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它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许多
要提高工科学生的培养质量,必须做好大学工科班主任工作。本文从大学工科学生的特点出发,阐述了工科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大学工
弹载合成孔径雷达在子孔径信号处理时,由于运动的复杂性和距离方位的强耦合,增加了成像处理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分析了该成像体制下的距离徙动特性并引入二次调频函数进行
车间布局问题(Plant Layout Problem,简称PLP)是车间生产加工中涉及到的关键内容之一,一个好的车间布局优化方案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率、加快生产流程,还可以通过影响物料运输成本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区道路硬化路面(ImperviousCover,IC)比率不断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雨水不能被地表植物截留下渗涵养地下水,只能形成道路径流。同时雨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低成本的数字特斯拉计的系统结构。该仪器设计了高稳定度的恒流源驱动砷化铟霍尔传感器,采用自稳零、低噪声的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拾取、放大、调理,对采集信
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生在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
研究背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永生化的恶性增殖和侵袭程度直接与患儿的预后密切相关。化疗是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