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索输注阿霉素患者预期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的状况、心理体验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耐受性,促进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面对面、半结构访谈方式,了解12例预期性胃肠道反应恶性骨肿瘤患者,接受阿霉素治疗过程中的内心真实体验及应对方式,采取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分析法提炼预期性胃肠道反应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应对方式相关主题。2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症状记录小册子”连续收集32例恶性骨肿瘤患者3个化疗周期不良反应指标;应用Muth设计的恶心问卷(Nausea Profile)评定恶心程度。3采用临床观察法,应用12导联同步Holter连续监测32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输注阿霉素前后90min心电活动,运用Cardio Trak动态心电分析系统对HRV时域参数进行分析。连续监测2个化疗周期,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情况。研究结果:1预期性胃肠道反应强烈且严重,发生预期性胃肠道反应者,表现为对红色液体的恐惧,其化疗后不良反应比较严重;且在疾病诊疗过程中,患者心理负担重;缺乏癌症及化疗相关知识,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化疗后不良反应存在过多的担心。2输注阿霉素患者预期性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易发生。预期性胃肠道反应的发生与化疗后恶心持续时间、输注阿霉素后呕吐次数无相关性,r=0.258,P=0.147、r=0.331,P=0.06,但发生者呕吐次数多,P<0.05;与伴随症状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612,P=0.000,且表示自主神经系统活性的症状心慌的发生率发生组显著高于未发生者,P<0.01。3输注阿霉素预期性胃肠道反应者在输注阿霉素过程中以及输注后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增强,与阿霉素输注前(-30min~-10min)相比,参数每5分钟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输注后(+0min~+20min)明显增加,P<0.05。与未发生者相比,参数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RMSSD)在阿霉素输注不同时间段明显降低,P<0.01。4第二化疗周期迷走神经对心脏的调节作用增强,阿霉素输注中(0min~20min)及输注后(+0min~+20min)参数相差大于50ms的相邻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均高于第一周期,P<0.05。研究结论:1输注阿霉素患者预期性胃肠道反应的发生与高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对阿霉素的厌恶和化疗的恐惧密切相关,条件反射是产生预期性胃肠道反应的生理基础。2输注阿霉素后,女性患者易发生预期性胃肠道反应;输注后自主神经变化明显,心率变异程度增大。3预期性胃肠道反应的发生与伴随症状呈正相关,但与恶心持续时间、输注阿霉素后呕吐次数无相关性,与阿霉素的心脏毒性作用有一定关系。4反映交感神经紧张度的指标可做为预期性反应发生的预测因子,自主神经反应性与条件反射能力有一定关系;未发生预期性反应患者心理状况较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