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噁嗪/环氧树脂制备、改性研究及性能测试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a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并噁嗪(BOZ)是一种新型的热固性树脂,能在加热、加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开环聚合生成网状结构的聚合物。环氧树脂(EP),具有优异的性能,如良好的粘接性、电器绝缘性,韧性等。所以,将二者进行改性,共取其优点,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本文在分别合成双酚A型苯并噁嗪、线性环氧树脂的基础上,并首次采用分散混合共聚法,将两者进行共混改性制备共混体系,最后将其应用于涂敷砂的制备,并考察其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苯并噁嗪的合成:以双酚A、甲醛、苯胺为原料,甲苯为溶剂,采用分步投料的方法合成了双酚A型苯并噁嗪;最佳工艺条件:(1)反应温度95℃、(2)反应时间5h,其收率为92.3%,固化后Td5%(质量损失5%时的温度)为299℃;
  2、环氧树脂的合成:以苯酚、甲醛为原料,二水合草酸为催化剂,在92℃的条件下合成线型酚醛树脂,然后通过加入环氧氯丙烷进行改性得到环氧树脂;最佳工艺条件:(1)反应温度82℃、(2)反应时间5.5h、(3)氢氧化钠质量浓度46%,最终其环氧值达到了0.464,采用DSC法测试其Td5%为313℃;
  3、苯并噁嗪与环氧树脂共混改性:将二者按不同的比例进行分散混合,共聚合作用使其发生交联反应,利用FT-IR研究了EP改性BOZ共混体系固化反应的过程,结果表明EP中的环氧基在180℃条件下参与发生了反应;采用非等温DSC测试改性体系固化物的热稳定性,Td5%为355℃时,Td10%为381℃;采用万能试验机等力学仪器测试了改性体系固化物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最佳改性体系树脂对比未改性的BOZ树脂,热稳定性大幅提升,其抗冲击强度提升了40.9%,拉升强度提升30.1%、剪切强度提升26.1%,抗弯曲强度提升17.3%。
  4、改性体系应用于制备涂敷砂及其性能测试:将共混体系研磨成粉,与石英砂混合,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冷却后将石英砂体磨碎,装样制作、固化即得,以力学性能检测为指标,研究最佳制作配方,得到最优制作工艺:(1)共混体系树脂用量为8%(相对于总质量)、(2)石英砂粒径为0.6~0.8mm、(3)固化温度为210℃、(4)固化时间为5h,制备出的固结体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
  分别达到9.7MPa和19.9MPa;固结体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介质性(除高浓度碱性环境),可在刹车片、防砂管等领域应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重难点,对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及使用性能均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际情况,进行了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结构设计优化、入模温度控制、动态养护、组织管理等施工技术及组织控制措施方面的改进,有效地避免了严重的外观质量缺陷,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本文介绍了两种大型立式单级引黄离心泵轴向力平衡的设计方法,即平衡孔平衡轴向力和背叶片平衡轴向力。给出叶轮后盖板密封环、平衡孔主要几何参数的计算公式或取值;给出叶轮背叶片、后盖板间隙主要几何参数的计算公式或取值。对两种设计思路及相关设计要点进行浅析。
学位
该文首先对图像检索系统的发展历史做了简单回顾,然后分析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并介绍了中外著名的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在此基础上,该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PicSeeker,并分析了其各个组成部分,讲述了其工作流程,详细分析了各主要模块设计思想和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为了提高系统的检索性能,该文提出了一种将组合特征与相关反馈结合起来的方法. 研究方面,我们提出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指纹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匹配三个环节入手,全面提高指纹识别系统的性能。在指纹图像的预处理中,首先进行分块归一化,为后续处理提供统一的规格图像;在求方向图中,用沿着某个方向的灰度方差代替Metre方法中的灰度变化,相当于在求点方向图之前先进行了一次均值滤波操作,这样得到的方向图更有鲁棒性;在二值化中,阀值的选取引入最大熵的概念,使图像具有抗噪性。特征提取中,重点讨论了细节特征的
学位
目标检测任务将目标的分割与识别合二为一,简单地说就是给定一段视频或者一张图片,指出其中的多个目标所属的类别并以包围盒的形式给出这些目标在图片中所处的位置和范围。  目标检测技术在很多领域有着及其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如视频监控、军事目标检测等,目前学术界已经提出了很多的目标检测算法,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深度学习发展极为迅猛,在计算机视觉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突破,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基
学位
随着桩筏基础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普及,桩一土一筏相互作用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目前考虑共同作用的桩筏基础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大部分仍建立在地基土弹性分析基础之上,然而地基土在较低的附加应力作用下就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性质,因此共同作用分析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中必须引入与地基土工作状态相符的非线性工作性状。本人阅读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对桩筏基础的共同研究成果,并进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