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方式对微咸水滴灌棉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棉花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微咸水替代淡水灌溉在缓解干旱区淡水资源匮乏的同时,将大量盐分带入土壤,造成土壤盐渍化,抑制作物生长。秸秆与生物炭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养分。本研究针对干旱区淡水短缺的现实问题,在长期淡水和微咸水滴灌棉田定位试验的基础上,探究棉秆和棉秆生物炭添加对棉田土壤理化性质、水盐运移、酶活性、细菌群落结构、棉花生长、产量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为干旱区微咸水资源在农业的合理利用及土壤地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在前期已连续开展了12年(2009-2020年)微咸水灌溉田间试验的基础上进行。试验设置灌溉水盐度和还田方式两个因素,灌溉水盐度(ECw)设2个处理:0.35 d S·m-1和4.61 d S·m-1,分别代表淡水(FW)和微咸水(BW)两种灌溉水质;每个灌溉水盐度下设置4个处理:不施氮(N0)、施氮(N360)、施氮+秸秆(N360ST)和施氮+生物炭(N360BC);其中氮肥用量为360 kg·hm-2,棉花秸秆和棉花秸秆生物炭在播种前一次性施入,棉花秸秆用量为6 t·hm-2,生物炭用量为3.7 t·hm-2(与棉花秸秆等炭量)。结果:(1)微咸水灌溉显著增加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与盐分含量。在淡水灌溉条件,施用秸秆和生物炭,显著降低各土层含水量和盐分含量,但生物炭处理效果更显著。在微咸水灌溉条件下,秸秆处理显著增加0-60 cm土层含水量,生物炭处理显著降低0-60 cm土层含水量,秸秆与生物炭处理均显著降低40-100 cm土层的盐分含量。在微咸水与淡水灌溉下,秸秆处理均显著增加硝态氮的淋洗量,同时通过盐分平衡分析发现秸秆与生物炭均能通过增加生育期对土壤盐分的淋洗来降低盐分的总残留,分别降低4.5%和6.7%。(2)微咸水灌溉显著增加土壤容重、总碳、全氮和速效磷含量,降低土壤孔隙度、pH和速效钾含量,同时影响各盐分离子的含量。与FW处理相比,BW处理显著增加土壤Na+、Ca2+和Cl-含量,显著降低土壤K+、Mg2+、SO42-和HCO3-含量。施用秸秆与生物炭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pH,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电导率,但效果不同,生物炭处理显著降低K+、Mg2+含量,分别降低34.4%、60.7%,而秸秆处理显著降低Na+、Ca2+、Cl-的含量,分别降低18.2%、22.7%和12.3%。(3)微咸水灌溉增加氮素转化相关酶和蔗糖酶活性,而显著抑制β-葡萄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施用秸秆显著增加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分别增加42.5%和25.4%,而生物炭降低其活性,分别降低22.3%和11.9%。淡水灌溉下,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细菌群落的Shannon,Chao1和ACE指数,微咸水灌溉条件下,秸秆与生物炭处理均显著增加Simpson指数,秸秆处理降低变形菌门、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但热微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变形菌门、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但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4)微咸水灌溉抑制棉花生长,株高和生物量分别降低19.3%、8.7%,棉花的养分的吸收也显著降低,导致产量、灌溉水利用率和氮肥利用率也显著降低。秸秆与生物炭的施用能显著促进棉花生长,棉花株高和生物量显著增加,同时促进养分吸收,进而增加籽棉产量、灌溉水利用率和氮肥利用率。结论:微咸水灌溉增加土壤盐分,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土壤酶活性降低、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抑制棉花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从而使籽棉产量和水氮利用率降低。秸秆和生物炭施用改善土壤孔隙状况,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酶活性和细菌群落多样性,促进棉花生长和养分吸收,增加产量,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氮肥利用率。
其他文献
学位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与我国重视环境资源保护相适应,随着人们越来越对绿色发展原则的重视,在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当中检察机关的合法性地位亦日益受到关注,并且在不断完善。检察机关的正当性地位在立法上得到确立,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丰富司法实践。但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诉前程序限制过多、举证责任部门、生态损害赔偿金的规定不清晰等。因此,对该制度的研究无论在
学位
“满铁剪报”是日本情报机构“满铁”调查部持续近30年对当时能够收集到的海内外约170种报纸进行剪辑制作而成的专题剪报,涉及日、中、英、俄、法、德等多个语种,是日本侵华的自供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史料价值。但因为语言障碍,其中的英文资料鲜有学者进行研究。因此,翻译“满铁剪报”中有关抗战时期日本对华北经济侵略的英文文献既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次翻译实践任务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
学位
以ZrO2(D50=3、5、8 μm)为原料,以聚乙烯醇水溶液为结合剂,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MgO(分别为2.0%、2.5%、2.8%、3.0%、3.5%),于1700℃保温2 h热处理后制备了定径水口用氧化镁稳定氧化锆材料,探究MgO加入量对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MgO含量的增加,试样的体积密度、耐压强度和抗热震性能均先增加后减小;MgO添加量为2.5%(w)时试样综合性
期刊
澳大利亚女作家伊丽莎白·乔利在文坛上的位置举足轻重,她的作品也备受关注。本次翻译实践文本是节选自伊丽莎白·乔利的短篇小说集《五英亩处女地及其他故事》。译者选择其中的四个故事,分别为《冬香梨》、《农场的户外工作》、《遥远的演讲》、《同行者》。这四个故事特点大致相同却又各有千秋。译者选择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从交际翻译下的词类转换翻译和语义翻译下的长句翻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译者就
学位
学位
本次翻译实践材料选自澳大利亚作家苏珊·韦伯斯特的小说《小镇故事》,主人公是一位记者,离开大城市,来到一个小城镇生活。本实践报告在描述翻译过程的基础上针对词汇、句法、篇章衔接层面所应采用的翻译方法进行讨论分析,并辅以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分析翻译难点、总结翻译方法,译者得出如下结论:针对词汇方面的翻译难点,可根据语境意译、使用词性转换、反译法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与流畅度;在句法层面,本文多使用被动
学位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以诉的形式破解公益治理难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制度设计。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既有利于实现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高质量发展,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改革公共政策、完善法律制度、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证成了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政治基础。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哲学意蕴。社会公共利益纠纷的频繁发生冲击了传统
期刊
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属藜科(Chenopodiaceae)植物,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中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甘肃西部和新疆。无叶假木贼通常生于戈壁的沙丘间,有时也见于干旱山坡,其枝条含毒藜碱,且在同化枝中的含量最高。毒藜碱有杀虫作用,可供制作生物农药。无叶假木贼是珍贵的药用植物资源,对高温、严寒、干旱与风沙均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能够防风固沙,对改造新疆荒漠及生产建设都有其特殊的地
学位
本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选自伊尔莎·夏普所著的《澳大利亚文化冲突》的第1-2章,这两章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人的生活习惯、语言风格、性格特点。原作属于信息型文本中的旅游文本,文中含有大量文化负载词,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根据其特点,译者选择在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首先,针对某些适合在语义翻译理论指导下进行翻译的文化负载词,译者选择直译或音译法;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