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介导白藜芦醇对肾细胞癌干细胞活性的抑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L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肾细胞癌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转移性和复发性的特点,研究报道,即使施行根治性手术,肾细胞癌复发率高达30%,且有25%-30%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并且少于5%的患者存在单一转移。存在于肿瘤中一小群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干细胞(CSCs)被认为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有望成为提高肾细胞癌患者的整体生存期的方法,目前肿瘤手术及放化疗治疗仍未能使肿瘤干细胞得到有效抑制,故而,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寻找有效的抑制肿瘤干细胞的方法,可使肿瘤患者复发和转移概率进一步下降,甚至可使肿瘤患者达到治愈效果。天然产物作为药物研发的重要资源之一,展示了广泛的生物活性,用于预防,保护和治疗各种疾病。白藜芦醇(Res)作为天然多酚,广泛分布于多种食品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很早就有人使用白藜芦醇来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目前仍然很多研究在探索白藜芦醇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尤其在癌症中被广泛研究。目前未见白藜芦醇在肾细胞癌中的相关研究。研究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初步探索白藜芦醇对肾细胞癌干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寻找肾细胞癌的有效全身治疗方法及可能的靶点。研究方法:首先,我们构建肾细胞癌干细胞体外富集模型,利用无血清培养液(SFM)培养ACHN和786-O两种细胞系,富集肾细胞癌干细胞形成细胞球,即体外克隆成球技术。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两种细胞成球数量及大小(细胞球直径≥50μm记为肾癌干细胞球);蛋白免疫印记和定量PCR检测悬浮细胞球中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CD44、ALDH1-A1、Oct-4和Nanog)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分选出CD133阳性细胞比例。然后,我们通过测定白藜芦醇对两种细胞系的毒性作用,选取不同浓度梯度的白藜芦醇处理肾癌干细胞球。倒置显微镜观察白藜芦醇对肾细胞癌干细胞球克隆成球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和Sh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SHH、SMO、Gli1和Gli2)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对肾细胞癌干细胞球中CD44和SMO分子进行染色。最后,我们用SMO的激动剂purmorphamine与白藜芦醇联合作用,观察肾细胞癌干细胞数量和大小的变化,同时检测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和Sh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蛋白免疫印迹技术进一步探讨白藜芦醇对肾细胞癌干细胞球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研究结果:通过无血清悬浮培养肾细胞癌干细胞球,检测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蛋白(CD44、CD133、ALDH1-A1、Oct-4和Nanog)表达水平较贴壁细胞上调,m RNA结果与蛋白变化水平一致,同时流式细胞技术分选CD133~+细胞比例较贴壁培养细胞明显增多。结果证明了我们通过无血清悬浮培养技术成功分离和富集了肾细胞癌干细胞。白藜芦醇处理两种细胞系在无血清悬浮培养中的肾细胞癌干细胞球,观察到肾细胞癌干细胞球数量逐渐减少且细胞球明显减小,同时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和Shh通路蛋白随白藜芦醇浓度增加而递减,Western Blot显示白藜芦醇抑制了肾细胞癌干细胞球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当purmorphamine激活SMO蛋白后,可抵消白藜芦醇对Shh通路的抑制,克隆成球能力得到恢复,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蛋白水平上调,同时白藜芦醇对肾细胞癌干细胞球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得到逆转。综上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抑制Shh信号通路作为一个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新颖治疗方法,这为肾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围绕"人-技术"的分析视角,梳理现有国内外文献中关于风险治理的不同阶段中人与技术关系的论述,并从中外学术对话中寻找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同时对大数据如何更好地应用
研究背景:随着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变化,中老年人群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大病的易感人群和患病主体。中老年人群身体机能的衰退以及生理功能、社会角色、经济状况
目的:研究血清中骨硬化蛋白水平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1-5期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代谢指标、钙磷代谢的相关性,探讨骨硬化
目的:观察姜树民教授经验方剂“温中愈溃方”(智能颗粒剂型)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03月至2019年03月期间就诊于姜师门诊的脾胃虚寒型消
本文通过对新西兰东岸IODP317航次获得沉积样品中的生物标志物分析,期望运用多个生物标志物可以追踪中更世晚期新西兰东岸坎特伯雷盆地沉积物的来源,还恢复当地古环境,其中有些生物标志物的比值还可以用于重建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研究中实际从IODP 317航次U1352B站位的MIS 78期样品中提取到的生物标志物包括正构烷烃和甾醇,利用前者得到的参数包括CPI、TAR、ΣT/ΣM、ACL、Paq、AI
超/高超声速进气道内普遍存在多扫掠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其将在进气道内诱导产生大尺度的三维流动分离,使当地的低能流堆积,形成局部高热流区,对进气道的气动性能和结构强度
背景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其组织学起源于垂体前叶(腺垂体),一般生长缓慢。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侵袭性垂体腺瘤因与周围血管、神经与组织的密切关系,致使其手术治疗效
背景流涎(Drooling)是指涎腺分泌增多或吞咽障碍造成的唾液溢出口角的一组综合征,可由多因素引发,不是独立的疾病。流涎是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 palsy,CP)患儿常见的并
第一部分ABO不相容活体肾移植临床预后分析----回顾性队列研究背景与目的ABO不相容活体肾移植(ABO-incompatible living kidney transplantation,ABO-ILKT)经历数十年的发展,
荧光高分子纳米探针的构建是生物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重要方向之一。尽管小分子荧光染料和无机荧光纳米材料展示出优越的光学属性,但是,较差的光稳定性和本质上不可降解的属性制约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与之相比,荧光高分子纳米探针具有可设计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优势,有利于生物医学成像和诊疗。然而,传统的有机染料遭受聚集导致荧光猝灭(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