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末以来,城市经济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已经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虽然不同城市自身的特点、存在的问题、面临的任务和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但人民都对未来寄予了美好的期望。
实践证明,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离开了对城市发展的合理引导和控制就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目标。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许多城市都在调整经济结构、控制大城市规模,研究“大城市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水资源保护与重复利用、综合治理大气污染、保护历史文物,恢复传统风貌、加快住宅建设,开发房地产、拓展公共空间,兴建文化交流设施、加大投资力度,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各国各级政府的主要服务职能也都定位在这些方面。
论文主要通过对西方城市化理论、实践介绍、探讨和分析,从中找出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路径和模式。通过对西方城市化理论、实践的借鉴和吸收,进一步丰富、发展我国的城市化理论、实践,通过城市化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借鉴意义,在实际操作中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全文共分三大部分,六个章节。
第一部分:序言,主要对城市的起源和城市化研究的意义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明确城市发展应属于市场行为;
第二部分:正文,有四个章节:
第一章:西方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历程及其影响,主要就西方城市化从中世纪及以前一直到知识经济新时期的发展的基本历程进行了介绍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方城市化发展对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理论和实践产生的主要影响。如城市经济圈、学习型城市、人文主义城市、信息城市等。
第二章:西方城市化发展理论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选择,首先就世界城市化一般规律与我国的实践以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进行了探讨,并把西方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手段与我国的道路选择做了比较,进一步提出了如何运用西方主要城市化衡量指标,在结合我国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考察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办法。通过对西方主要城市化模式的介绍,分析、评价了我国目前存在的几种城市化模式。
第三章: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路径依赖和理论创新,这是结合我国城市化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而提出来的,也是论文在创新方面所做的一个尝试。分别从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农村小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对我国现有城市化发展的理论创新。如生态城市建设、城市经营等。
第四章:我国城市化的现实选择与对策建议,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般原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出发就城市化过程中的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以及现阶段我国不同地区加快城市化发展所应采用的对策建议进行了探讨。
第三部分:是结束语,主要是对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了探讨,集中论述了我国城市化正处于第四次浪潮中和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的问题。
全文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比较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在借鉴、分析世界主要城市的发展道路和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城市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在理论方面,通过评述国外有关城市发展的理论和观点,并结合中国国情和历史渊源,从中找到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关路径,在此基础上力争实现理论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