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树碱(CamPtothecin,CPT)是从珙桐科植物喜树中提取的具有抗癌活性的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对胃肠道肿瘤、膀胱癌、肝癌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均有一定疗效。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有选择性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作用的植物抗癌药。主要机理是稳定拓扑异构酶I和DNA的共价化合物,形成三元可解离复合物,通过复制冲突模型造成DNA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但由于其水溶性极差,早期一般以钠盐制备成注射液的形式应用于临床,而其开环形式产生毒性且抗癌活性差,一直得不到广泛的应用。本课题主要研究了一种乳化均质法制备喜树碱微粉的制备工艺。药物微粉化后,可以增加其比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从而改善药物的水溶性,进一步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在乳化均质法的制备工艺优化设计中,粒径大小是选择最优条件的重要标准,本文主要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类型与用量、药物在有机相中的浓度、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匀浆转速与匀浆时间、均质压力与均质次数以及冻干保护剂的加入比例对粒径大小的影响。经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筛选,以粒径大小为主要考察对象,得到了制备喜树碱纳米微粉的最优条件。对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喜树碱微粉进行了粒径和形貌的检测,并对得到的微粉进行了模拟胃液的溶出度测定以及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对乳化均质法制备CPT微粉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制备条件为:选用吐温-80作为表面活性剂,用量为0.4%;CPT在三氯甲烷和甲醇(8:2)混合溶剂中的浓度为1 mg/ml;V水:V油=7:3;匀浆速度为7000 r/min;匀浆时间为11 min,在此条件下的得到的CPT乳剂的粒径为30.3 nm,多分散系数为0.356。对该乳剂进行高压均质,均质压力为200 bar,均质次数为7次,此时得到的CPT纳米乳为18.7 nm,多分散系数为0.005。2、选用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加入的量为药物含量的5倍。CPT冻干微粉复溶后的粒径为165.6 nm,多分散系数为0.005,粒子分散均匀。3、对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CPT微粉进行物化表征,包括SEM、FT-IR、MS、XRD、DSC及TG。由电子扫描电镜的图像可见乳化均质后CPT的形貌发生显著变化,CPT原药呈现不规则片状,粒径在1-60μm之间,而经过乳化均质制备后的CPT冻干粉呈现,呈现规则的长条状,粒径在1-4μm,颗粒大小比较均匀。冻干粉复溶后状态良好,半透明且泛有乳光的状态。FT-IR结合MS的结果显示乳化均质法制备前后CPT的分子结构没有发生改变。XRD图谱表明原料药为结晶形,乳化均质法制备的CPT微粉结晶度显著降低,典型的峰都减弱或者消失,表明CPT在经过乳化均质法制备后,具有较小的粒径和结晶度。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后的CPT微粉热稳定性没有显著性改变。最优条件下的CPT微粉的熔点降低,表明了微粉化的CPT有较低的结晶度,这个结果和XRD的结果是一致的。4、采用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的方式进行CPT微粉和原药的体外溶出实验,结果显示:CPT原粉由于水溶性差,未能完全溶解,45 min时仅溶出8.09%,而此时,CPT微粉已溶出72.48%;240 min时微粉的溶出度为93.22%,而微粉仅为18.33%。CPT微粉的溶出度较CPT原药的溶出度提高了 4.09倍。5、在大鼠体内进行药物生物利用度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血浆中CPT的含量,运用外标一点法计算出CPT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浓度。结果表明,与原料药相比,微粉化的CPT在大鼠体内吸收增加,作用时间延长,相对生物利用度为相比于原粉提高了 1.71倍。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乳化均质法制备的CPT微粉粒径分布均匀,形状规则,并且其理化性质稳定。明显改善了 CPT原粉水溶性差的特性,从而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