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体现着其生活价值及生命意义的对象坚定信赖和执著追求的一种精神活动,体现着人们的精神追求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信仰具有价值评价、社会控制及实践推动等功能。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体系,对人类社会的理想和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现代社会,信仰迷茫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更需要坚定不移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和顺利进行。笔者在前辈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信仰教育探讨成果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对信仰的形成和发展做了深入分析,得出信仰状态的形成是以主体的需要为驱动力,以主体自发性向自觉性的转换为推动机制,信仰的发展需要实践来固化等结论。在把握信仰内涵、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笔者在对大学生主体的实践调研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特点及原因。进而,本文从大学生主体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指导意义,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自觉性觉醒”等基本要求纳入到信仰的构建过程中,提出一系列构建和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策建议。在强调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笔者创新性地提出了应该建立“中国梦”与共产主义信仰的联结,这样才能够实现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的族民化、大众化,使大学生主体更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传播包括教育、实践等中介活动能够促进大学生自觉性的觉醒,因此要进一步拓展信仰传播途径,加快改革创新信仰教育体制和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对信仰的确立和固化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