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吡喃类光敏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ha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螺吡喃是一种有机光致变色分子,能够在多种刺激条件下发生可逆的异构化反应,由于其两种异构体在结构和性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已经成为构建智能系统的重要选择。目前,尽管螺吡喃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然而除了少量简单结构外,关于螺吡喃的合成一直存在产率较低的问题,这也是螺吡喃类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一锅法合成策略。该方法无需特殊设备和操作,与已报道的三步合成法相比具有节能省时环保的优点,能够适用于多种溶剂、碱、醛和溴代烷烃,而且极大地简化了各种复杂的操作步骤,为以后可能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固态螺吡喃如果能够在室温下实现光致变色,将是很有吸引力的潜在太阳能蓄热和信息存储材料。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自由空间来进行光异构化过程,在室温下具有完全可逆的光致变色特性的固态螺吡喃是非常罕见的。在这里,我们通过提高分子的柔性,发展了一种制备具有高效可逆光致变色特性的固态螺吡喃的合成策略。通过在螺吡喃的吲哚氮上引入一条烷基链,所得到的螺吡喃能够表现出快速的光响应特性。更重要的是,这种螺吡喃可以方便地“进化”成一种新的固态形式,这种形式具有三种不同颜色(红色,黄色和紫色)的高级光致变色和热致变色特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室温稳定性和刺激与颜色之间的一对一对应关系,是一种先进的信息储存材料。DNA热致液晶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生物大分子液晶材料。该材料由DNA和带有柔性链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通过静电作用力结合制得。目前,关于DNA热致液晶的性能调控,研究者们已经做了多种尝试,然而利用光刺激来调节材料性质的报道还比较少。基于此,我们合成了两种带有螺吡喃结构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用于与DNA通过静电作用力结合制备光刺激响应的无溶剂热致液晶材料。研究发现,该类材料的相态和光刺激响应性质与材料中表面活性剂和DNA的混合比例高度相关。该类材料的发展,将为能够用于逻辑门和生物传感的光刺激-响应性智能材料提供新的选择。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国际汉语教育发展迅猛。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虽然泰国汉语教学开展得很快,但是在汉语教材的需求方面仍存在问题。为了解泰国北部地区中学汉语教材的使用现状,笔者以泰国北部地区23所中学为样本,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从使用教材的教师和学生方面入手,对泰国北部地区中学汉语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都是自主选择教材,每种汉
俗话说:字写得好坏是一个人的脸面。英语也如此。英语大纲对写的要求是:能熟练、清楚地书写大小写,字词句、标点等运用正确、规范。小学英语的书写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读、说等相通的。能正确、规范的书写字母是小学阶段对于英语的学习基本要求(2012,教育部)。写不正确、不清楚,必然会影响看的效果。而英语升学考试中主观题占分越来越重,书写得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543英文规范书写"课程,利用5线4
中国和越南处于南北丝绸之路(1)和南海丝绸之路(2)交汇处,众多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了历史悠久的跨国共生共享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越两国同属社会主义国家,是山水相连、文化同源的重要邻邦,在遵守本国文化遗产法律的前提下,应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积极开展文化遗产联合保护行动,为促进两国文化繁荣发展、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友好家园做出贡献。
概念隐喻存在于人类的认知系统和生活实践中,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起到重要作用。壮族家庭伦理谚语在特定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民俗传统中形成,是壮族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其语言通俗、形式简洁、内涵深刻。本文从概念隐喻视角考察壮族谚语中家庭伦理相关的语料,探究壮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概念系统,指出此类谚语在建构过程中从源域向目标域进行投射并产生概念联系,能够使人更深刻地理解壮族人民在
傣族,一个拥有古老文化和灿烂文明的美丽民族,而傣族舞蹈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中极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也具有源远的历史传承和独到的精神品质。在经过历史的沉淀后形成了以柔软、安详、优美等为主的风格特征,显现出傣族舞蹈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意义。傣族舞蹈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活动,所具有的审美特征也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重点阐述傣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用所属哲学范畴的审美视角来探寻傣族舞蹈的文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核心素养”一词,意在引导学生发展综合素质,培养高阶思维。高中生正处于准成人化的阶段,认知和情感都有着一定的发展,对阅读具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小说丰富的人物形象、起伏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的主题更是吸引着学生阅读。但在碎片化、功利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学生的小说阅读日益浅薄。深度阅读作为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从表层理解进入到深层思维,强调学生自主阅
文章从小学低年级英语趣味练习的设计与评价展开论述,研究趣味练习设计的操作步骤,使趣味练习更加贴合学生需求。在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而让学生真正做到乐学、会学、善学。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AM3.1(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V3.1),针对土壤湿度年际变化对短期气候潜在可预报性的影响问题,设计了两组不同的数值试验:1、控制试验A,土壤湿度具有年际变化:2、敏感试验AWA,整层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均被移去,为气候态。通过信噪比等方法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探讨土壤湿度对短期气候潜在可预报性的可能影响。主
24头猪于14日时断乳(4.5kg BW),分别舍饲于塑料代谢笼,将其任意编成两个日粮锌浓度组。日粮各为基础日粮补充锌3000ppm(用ZnS04)或不补充锌者。基础日粮为一商品配制的代乳。日粮掺入馏水(日粮12g/水100ml)于早8时、12时、17时和半夜喂猪。应用基础日粮2日之后,对猪喂实验日粮14日。于14日时,猪停喂10小时,腹内注射盐水或
期刊
贝叶经《嘎鹏》是一部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广为流传,比较有影响力的本生经。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在接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础上,借入了许多巴利语词以适应宗教上的需要。本文以贝叶经《嘎鹏》中的巴利语借词为例,谈谈这些巴利语词在借入到西双版纳傣语之后,对西双版纳傣语的适应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