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低温胁迫常发生在植物生长的各个时期,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危害。为了抵御并适应低温胁迫,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低温适应性机制。目前,对于植物如何通过冷驯化来提高植物耐冻性(<0℃)的分子机制已经研究较为透彻。但是,对于植物通过何种分子机制来抵抗0℃以上的低温冷害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叶绿体内的蛋白翻译过程对冷胁迫尤其敏感,许多和叶绿体相关的基因都表现出对低温有一定程度的响应,叶绿体前体RNA在成为成熟产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温胁迫常发生在植物生长的各个时期,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危害。为了抵御并适应低温胁迫,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低温适应性机制。目前,对于植物如何通过冷驯化来提高植物耐冻性(<0℃)的分子机制已经研究较为透彻。但是,对于植物通过何种分子机制来抵抗0℃以上的低温冷害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叶绿体内的蛋白翻译过程对冷胁迫尤其敏感,许多和叶绿体相关的基因都表现出对低温有一定程度的响应,叶绿体前体RNA在成为成熟产物之前,往往需要经过许多细胞核编码因子的加工,包括末段清除,内含子剪切以及碱基编辑等。这些因子大多都是RNA-binding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NP)。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探究拟南芥和水稻定位在叶绿体中的RNA结合蛋白家族(cpRNP)的进化及表达模式及水稻OscpRNP基因Oscp31B在耐冷调控方面的功能。1.水稻和拟南芥cpRNP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拟南芥和水稻中cpRNP蛋白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根据预测蛋白中两个RRM(RNA recognitionmotif)结构域和一个N端叶绿体靶向信号肽的有无,从拟南芥和水稻基因组中各鉴定出10个cpRNP基因。进而通过对这些基因的结构、相对分子量、等电点等的比较,发现拟南芥和水稻cpRNP基因既具有保守性又存在一些特性差异。亚细胞定位发现这些蛋白都定位于叶绿体上的叶绿体蛋白。基因表达分析表明,虽然cpRNP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大部分基因在绿色组织中表达较高,并且一些cpRNP基因相应冷、热、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上述研究表明,水稻和拟南芥cpRNP基因在结构和基因表达模式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保守性,并且cpRNP基因很有可能在植物非生物胁迫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2.水稻Oscp31B基因在耐冷调控中的功能研究本研究前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GWAS)从187份水稻自然材料中检测到53个与水稻芽期耐冷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s)。本研究进一步对其中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个主效QTL区间内的候选基因Oscp31B进行克隆与功能分析。为了研究Oscp31B的功能,我们通过CRISPR基因编辑系统构建了Oscp31B基因的突变体植株。在低温处理下,Oscp31B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在萌发期和幼苗期均表现出显著的耐冷表型。低温处理显著的抑制Oscp31B基因的表达,并且Oscp31B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叶绿素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单倍型分析发现Oscp31B存在4种单倍型,并且其编码区的自然变异与水稻丰富的耐冷性相关。上述结果表明,Oscp31B负调控水稻萌发期的耐冷性,并且其可能通过叶绿体途径参与水稻低温调控。
其他文献
农药在农业生产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化学防治农业病虫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农药使用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问题接踵而来。如: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导致靶标生物的抗性逐渐增强;高剂量的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药害越来越严重;残留在地面的农药会随着雨水进入河流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等。因此,研发低毒、低残留和高效的新型农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天然产物因其具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和广泛的生物活性,在新农药研发过程中起
在杀菌剂抗性行动协会(Fungicide Resistance Action Committee)于 2019 年发布的农用杀菌剂分类清单中,237个杀菌剂品种里有131个具有含氮杂环结构,占比超过60%。由此可见,含氮杂环在杀菌剂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含氮杂环的主要类型包括噻唑、吡唑、噻二唑、噁二唑、吡啶等。在新农药创制研究中,生物电子等排替换(bioisosterism replacem
葡萄芽休眠是在冬季不利环境条件下产生的自我保护机制,保证植株在低温条件下顺利越冬。目前,由于全球变暖,在南方地区,冬季气温过高,导致需冷量积累不足,芽休眠无法完成,造成花芽分化不完全,萌芽不整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因此,有必要对葡萄芽休眠机理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对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数学者从激素、化学试剂、转录组学等方面揭示了葡萄芽休眠的机制。研究表明,ABA可以
梨是我国重要水果之一,在国内栽培面积和产量位居第三,出口量占世界第一,梨产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梨产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受到干旱、低温和盐等非生物胁迫,从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其中盐胁迫的危害尤为突出。因此,探索梨的耐盐机制和筛选获得耐盐基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获得具有耐盐功能的基因是开展基因工程的前提,同时也为梨的分子技术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碱性螺旋一
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携带广谱高抗白粉病基因Pm21,并且对主要农艺性状没有明显不利影响,被国内小麦育种单位广泛用作育种亲本,在我国小麦白粉病防治和小麦安全生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6VS·6AL易位系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对其基因组进行解析并开展其他优异性状遗传研究和基因挖掘也非常迫切。本实验室前期与捷克Jaroslav Dolezel教授合作分拣了高纯度的6VS·6AL易位染色体,并采
糖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能量最主要的来源,糖含量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而影响果实的品质。植物中的糖主要由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生,糖由源至库的运输过程需要糖转运蛋白的参与。然而,梨中有关糖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直接控制梨果实性状的相关基因,叶片的发育状况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往往被忽略。近年来,一类新的糖转运蛋白——SWEET在水稻和拟南芥等模式植物中的糖转运功能被发现,但是该蛋白在梨中的研究还比较
因畜禽养殖业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而引起广泛关注。土壤中ARGs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在土壤细菌与致病菌之间传播,造成严重的生态风险。亟需搞清影响土壤中ARGs污染的关键因子,并发展其削减技术。作为农业生产施用的主要肥料之一,氮素施用是否影响和调控土壤中ARGs环境行为,国内外对此尚几无了解。另一方面,土壤中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物可以通过主动或被动方式吸收土壤中PAHs,进而造成作物污染、影响农产品安全和人群健康。叶菜类蔬菜为人们日常生活所食用,如何去除污染区叶菜类蔬菜中PAHs备受各界关注。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定殖具有PAHs降解功能的内生细菌可降低植物中PAHs含量。然而,以往研究多是
吡唑啉是一类重要的五元含氮杂环,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分子和药物中。氰基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官能团,可以高效转化为羧酸、醛、酮、酰胺、胺和含氮杂环等。氰基常见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分子中,此外,氰基的引入可以调节小分子药物的物理化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因此,将氰基引入到小分子药物中是药物化学结构改造的重要研究策略之一。烯烃是一类广泛存在且廉价易得的有机物,具有丰
水稻灌浆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同化物向籽粒转运的过程,决定着稻米的最终产量。研究水稻灌浆相关基因,有助于揭示籽粒灌浆调控的分子机理,也能为快速灌浆水稻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突变体库筛选,鉴定到一个籽粒灌浆速率增强的突变体osmap70,突变基因OsMAP70编码微管相关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OsMAP70的互作蛋白进行了鉴定。同时,对实验室前期鉴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