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诗歌用典艺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acky_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不仅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新的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南朝时期的文学语言的发展,走向形式美的追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骈俪、典藻与声律。而谢灵运的诗歌语言一大特点便是隶事用典,通过对谢灵运用典情况的全面把握,以期对南朝文学的发展历史,提供另一个观察与了解的角度。用典既是一种文学创作的手段,又是一种修辞格。研究者对于用典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采取的是广义的用典,即用典在取材方式包括“举人事”和“引成辞”两个方面。诗歌是语义密度很高的语言形式,它常以最少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思想和复杂的情感。欲达到此效果就必须借助一定的修辞技巧。而用典技巧在诗中的应用,不但能增强语言的表现能力,更能够起到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美感的作用。谢灵运诗歌的用典技巧分为引用成辞和引故事两类。其中引成辞的用典技巧又分为语序的变化和结构的变化两类;引故事的用典技巧则涉及到了:正用法、反用法、比喻法、借用法四种方法。用典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基本的修辞手法之一,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手法。中国诗歌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与用典密不可分。用典作为古代文人进行创作的主要艺术手法,可谓源远流长。从先秦时代,文人们已经开始的赋诗、言诗、引诗,到汉代的文人创作铺陈夸饰的辞赋;前人的文学作品中都已经或多或少的有了用典的迹象。可是真正赋予典故内容以丰富的文学性却是在建安时期,先秦两汉文人用典多为明理叙事,建安文人用典却多为抒情言志,即强调和突出所用典故本身所蕴含的文学性。曹植是建安文人的代表,从曹植到谢灵运的用典呈现出一种征引用典数量由少到多、用典范由围小到大、用典方法由显到隐的自然发展趋势。谢灵运的山水诗开启了一代诗风,他把自然景物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开创了新的诗歌题材,更重要的是他的诗歌加强了艺术技巧的运用,比如用典技巧的大量使用,大大的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可以说,谢灵运诗歌中的典故已经和他诗歌所形成的整体风格融为一体。他的山水诗用语典雅、深密,体现出整饬的文风,谢灵运诗歌所呈现的这种风格与他的用典方式是分不开的。但是这些文风特点也同样的出现在了刘宋诗坛的其他诗人身上,如颜延之,鲍照,谢庄等诗人。用典对谢灵运形成的更深层次的影响则是确立了山水诗新的言说方式——描绘景物雕琢繁复,穷形尽相。谢灵运诗歌用典后的艺术效果是情志含蓄蕴藉和辞藻富丽。
其他文献
肇庆城区的骑楼街保护是肇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其历史价值,探讨其保护方法。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这样的非主权国家行为体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逐渐加大,地位变得日益重要。近些年来,不仅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都在不断地关注、利用跨国公司这一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量大面广、业务性强,必须要有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计生干部队伍。随着
课程内容超载是幼儿园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常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它影响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损伤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任务分析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它通过分解教学目标,理清教
1940年代初期,沈尹默先生写成《执笔五字法》,开始研究帖学基础理论。建国以后,为了普及书法教育,他写成了《谈书法》、《书法漫谈》等基础理论著作。而《谈书法》是其中较为
风力发电是目前新能源的焦点之一,度电成本达到了与火电相近的程度,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近年发展非常迅速。我国目前的主流机型是1.5MW等级的双馈和直驱风机,1.5MW及以上功
<正>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我听到的,我忘了;我看到的,我记得;我动手做,我理解了."所谓做,就是动手操作.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动手操作的优势,通过摆、剪、拼、画、数
<正>减震器的功能减震器(Absorber)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改革和基本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预算定额和编制办法也应作相应的调整。而作为城市及城市间构成骨架的市政、公路设施工程,一般都是非赢利性的,它建成后不
<正>“教师发展和教育革新的可能空间和限制因素,很大程度上蕴涵于教师文化之中”,因此,如果没有教师文化深层次的支持,任何教师发展和教育革新都将是灵魂匮乏的短视行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