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小学国语教科书识字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892465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识字是掌握书面语言的最初阶段。以1912年至1949年民国时期的国语教科书为载体,以其生字字量和字序的研究为核心,展开对民国时期小学国语教科书生字的研究。民国时期是我国现代教科书从无到有,从探索到成熟的时期,研究民国教科书既可以还原教科书发展的史实,还可以以史为鉴,使当代母语教科书得到更好地发展。其中以识字为主题,缘于识字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研究生字的字量、字序对于学生顺利地识字,并过渡到阅读和习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清晰了解教科书生字编排的基本状况以及识字教育的基本理念,便于把这一时期放在近现代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坐标里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更科学地编写小学语文教科书。本文选取了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五套教科书,主要包括:中华书局1917年出版的《新式国文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21年出版的《新法国语教科书》、1927年出版的《新时代国语教科书》、1933年出版的《复兴国语教科书》以及国立编译馆1948年出版的《国语常识课本》,通过纵向与横向研究、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其生字的字量、字序。纵向研究,通过文本分析法着力勾勒单套教科书内生字字量、字序的排列特点;横向研究,通过文本比较法尝试对多套教科书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得出更为全面、更符合史实的结论。在纵向与横向研究中,将兼顾定量与定性。用定量验证假设,得出与某一时期教科书整体风貌有关的基本结论,又借助定性,以呈现生动的图片与深入的阐释对民国时期教科书识字的概况作出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生字字量、字序两个角度对五套教科书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比较研究民国不同时期小学国语教科书生字的字量、字序做铺垫。在字量的研究上,统计各套教科书的生字总量及各册分配。在字序的研究上,整理各套教科书的生字表以还原当时生字的排列顺序,继而从笔画的数量、独体字所占比例、生字的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在研究五套教科书的基础之上,分析比较民国时期五套教科书字量、字序的总体特点。五套教科书字量的总体分布不同,有的呈倒“U”型排列,有的呈波浪状排列,升降交替进行,有的字量呈阶梯状增加。在字序的安排上,五套教科书均体现出低年级按“字从文”排列,单套教科书内生字笔画由简渐繁,基本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第三部分:该部分是在研究民国时期五套教科书的基础上,得出该时期有关教科书识字的基本结论,总结其编写特点,为更好地编写当代母语教科书提供借鉴。在生字字量上,五套教科书生字总量能基本满足学生日常阅读的需要,单册生字字量偏低,在生字量的纵向分布上,每套教科书各有特点,字量的编排理念为后世教科书提供重要借鉴。在生字字序上,单册内的生字不遵循笔画由简渐繁的顺序编排,一年级中的独体字比例高于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生字的编排均符合“字从文”的特点,字序的编排理念为后世教科书提供了重要借鉴。
其他文献
探讨了中国翻译史上几个重要时期有代表性的译家的翻译观,译家们对翻译的看法虽"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在"忠实"这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都认为译文与原文应保持一致。鉴于此,译家们在翻译认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磁性材料和电磁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磁设备得到了应用。磁场能够引起磁性材料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电磁设备中摩擦副
高中生处于心理"断乳期",加上高中具有较大的学习压力,也是在成人过渡时期,尤其是情感日趋于丰富、思想敏感和人际关系复杂的阶段,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他们经
在小学里,社团文化并不丰富,而诵读社团正是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艺术气质的好环境,如何在小学开展社团活动,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前人可以借鉴的经验比较少的
借助"网络资源"与"社会闭合"两种社会资本分析思路,结合对西部山区农村儿童的调查,发现其"网络资源"和"社会闭合"两种社会资本都比较缺乏。社会资本的缺乏直接影响到农村儿童
1983年湖北宜都城背溪遗址发掘简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城背溪遗址位于湖北省宜都县(现改为枝城市)城关镇北面约10.5公里处,西南距吴家岗约0.5公里,北距宜都红花套遗址[1]哟?公里,东临长江,西边10-40米
美育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日益突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通过美育来丰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
我国翻译史上的“直译”与“意译”之争,就其实质而言,就是翻译美学的讨论,讨论翻译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文章旨在通过对《静夜思》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阐释翻译美学理论
清朝财政到嘉、道年间已因多年来收支失衡,形致拮据。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战费支出浩大;战败后,英国侵略者借机敲榨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财政困难。1851年太平军起义,14年间,内战蔓延18个省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