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黄酮类成分结合谱效关系的葛根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来源 :河北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e(Willd.)Ohwi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中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类、香豆素及葛根苷类、生物碱、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具有保护心脑血管、降压、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及调节免疫能力等多种药理作用。2015版《中国药典》仅将葛根素作为评价葛根质量的指标性成分,而中药本身成分复杂,其药效非单一成分起作用,且中药质量受产地、采收期等影响,一种或多种组分也难以全面反映葛根的药材质量。因此本课题从葛根主要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两方面进行谱效关联,为后续葛根药材质量的控制方法提供一定的依据。且葛根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传统中药,葛根药材质量的不断完善也将利于葛根药材的综合性的利用与开发。目的:以不同产地葛根药材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化学指纹图谱与生物活性的关系,为后续葛根药材质量的控制方法提供思路与方向。方法:1.有效成分提取:通过对不同的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提取溶剂的考察,得到单因素实验结果,再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得到优化条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2.指纹图谱构建:运用化学计量分析方法分别对40批葛根的指纹图谱考察不同批次之间的相似度,并用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的共有峰的结果进一步的研究。3.有效成分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葛根药材中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6’’-O-木糖苷、大豆苷、染料木苷、芒柄花素和大豆苷元9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以葛根素为内标物,建立一测多评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与外标法进行比较,验证所建一测多评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确度。4.体外活性研究:对40批的葛根样品采用不同的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并通过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试验研究其降糖作用,最后以抗氧化能力和降糖能力作为评价指标,初步比较不同产地的葛根药材的差异性。5.谱效关系研究:以体外抗氧化活力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为药效指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建立化学指纹图谱的共有峰与体外生物活性间的谱效关系。结果:1.确定葛根有效成分的提取的条件为超声时间22 min,液料比为220:1,甲醇浓度为72%,提取温度为40℃。2.葛根有效成分测定结果:40批葛根样品中9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在不同产地间含量存在差异,且在同一产地的也存在差异。其中除湖南张家界(S11)的葛根素含量低于2.4%以外,其余样品含量均符合药典规定,且不同产地的总异黄酮成分含量范围为4.77~17.44%,其中陕西安康岚皋县(S16)总异黄酮含量最高。并且建立的一测多评同时测定多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经过方法学考察,确定该方法准确,可靠,具有可行性。3.HPLC指纹图谱研究:由相似度软件经分析最终获得23个共有峰,并指认出其中的9个峰。聚类分析将40批葛根分为两大类,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三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81.835%。4.体外活性研究:不同产地的葛根药材都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的作用,其中陕西、湖北、湖南产葛根的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较好。5.谱效关系研究:基于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分别从指纹图谱共有峰中筛选出关联度在0.700以上的色谱峰,与三种抗氧化活性关联度高的色谱峰有P1、P2、P5、P7(葛根素芹菜糖苷)、P9(葛根素-6’’-O-木糖苷)、P13、P15、P19、P20、P21、P22(芒柄花素)、P23(大豆苷元);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相关的峰为P1、P2、P3、P4(3’-羟基葛根素)、P5、P6(葛根素)、P7、P9、P11、P12(大豆苷)、P13、P14、P15、P16、P21、P23。结论:1.本课题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指纹图谱和一测多评的方法可用于葛根药材的质量研究,弥补了单一指标评价的不足,为葛根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2.不同产地的葛根样品化学成分接近,但含量、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能力存在差异,不同产地的葛根质量可能不同,同一省份相近产地的质量也不一定相同。3.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将葛根体外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能力的研究与化学指纹图谱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了与活性相关的色谱峰,为深入研究葛根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完善质量评价方法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其他文献
机器人编程技术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其编程技术的发展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的推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主流机器人编程方法包括在线示教编程与离线编程,进行机器人编程时操作繁琐且对编程人员专业性要求高,限制了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探索改进现有的机器人编程方式,降低其编程技术门槛,提高机器人编程的直观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Augment
良好的用户体验现已成为互联网公司在竞争中获胜的法宝。在这种格局下,互联网公司对于前端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两个趋势:一是需求量大;二是对于前端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web前端》这门课程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这门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知识点多且琐碎。针对这门学科的特点,为有效提高考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考生的实践能力,筑牢技术基础,开发教学辅助测评系统——《web前端》在线考试
目的:基于肿瘤细胞的形态建立判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经典机器学习模型及深度学习模型,旨在通过肿瘤细胞形态识别出早期死亡的高风险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骨髓瘤分层治疗提供依据。资料方法:收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于2011年至2020年期间收治的20例早期死亡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涂片及同时期收治的20例非早期死亡患者的骨髓图片作为对照,将40张骨髓涂片进行全片图像扫描;由骨髓病理形态诊断医师分割出两
目的:获得武汉市孕妇膳食特征信息,并探讨武汉市孕妇膳食质量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风险的关系,为合理指导孕妇孕期膳食、预防和控制GDM提供依据。方法:经过严格的筛选,共纳入1371例来自同济-中心医院营养与母婴健康队列的孕妇。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FFQ)调查孕妇11-16周和
我国盐碱地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是我国可利用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盐碱地土壤的改良及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植物修复技术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同时产生生态、经济效应,是盐碱地改良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芒草是一种优质耐盐植物,潜在生态与经济价值极高。本试验主要探究芒草盐碱地种植对土壤的改良效应,在此基础上以盐碱地种植的芒草为原料寻找新的利用方式创造经济价值,减少修复盐碱地所需投入
随着太赫兹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太赫兹功能器件被设计、应用并走进我们的生活。但是对于太赫兹器件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太赫兹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太赫兹波的调控性质,提高太赫兹器件的调控性能,本文以“C”字形开口谐振环为基本结构,设计了多种不同的超材料结构。采用CST仿真软件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了超材料结构参数(如金属层厚度、衬底厚度和开口距离等)的变化对太赫兹波透射性
目标跟踪算法已在安防监控、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广泛运用,这种需求也使目标跟踪算法成为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深度网络在图像算法领域的优异表现与硬件算力的不断提升,基于深度网络的目标跟踪算法也成为了目标跟踪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性能较强的基于深度网络目标跟踪算法大多属于孪生网络系列算法,论文研究内容便是孪生网络跟踪算法中跟踪对象定位策略的改进。针对孪生网络跟踪算法中的区域候选网络(R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对于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对心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防治DCM提供思路。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Blank组)10只,造模组3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李佃贵教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CEG)经验,以利于传承国医大师学术经验。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李佃贵教授门诊治疗有效的CEG患者病例,将其一般信息、首诊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李佃贵教授治疗CEG的用药经验。结果:1基本情况:收集的304例患者中,男性130例,女性17
目的:通过分别使用中药涂擦法及卡泊三醇搽剂对头皮银屑病(血燥证)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4周后,分析不同方法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头皮银屑病(血燥证)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的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头皮银屑病(血燥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涂擦法治疗头皮部皮损(具体用药为我科自制的甘草油),对照组予卡泊三醇搽剂外涂于头皮处皮疹,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