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SNP与SSR分析及耐旱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qianj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蓝型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准确有效地鉴定其遗传变异对发掘优异资源,开展分子育种意义重大。本实验旨在利用SNP和SSR标记对其进行基因型分析,构建基因型数据库、开展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开展耐早相关性状的评价获得表型数据,然后结合基因型与表型数据,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进而获得甘蓝型油菜耐旱基因资源与耐早的相关标记。具体的内容及结果如下:1.甘蓝型油菜SNP与SSR分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60K SNP芯片和SSR毛细管电泳平台对甘蓝型油菜进行了基因型分析,筛选分别获得了26841个高质量的SNP位点和70个SSR位点。从26841个SNP位点中挑选3900个SNP位点以及上述70个SSR位点用于48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群体结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SNP和SSR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可分为3个部分,与3个生态类型即春性、冬性、半冬性的划分基本一致。2.天然与合成甘蓝型油菜A、C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上述已定位在A、C基因组上的45个有效的SSR引物组合,对248份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分析,发现A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高于C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在C基因组上的遗传多样性在三种生态类型中最低。进一步对25份野生甘蓝的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甘蓝的等位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均高于甘蓝型油菜C基因组。将野生甘蓝和白菜型油菜杂交获得合成油菜,然后将合成油菜分别与6份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栽培种杂交,获得了7份杂交种。发现在杂交种形成过程中伴随着SSR等位变异的导入和SSR突变,极大地丰富了杂交后代的遗传背景。3.甘蓝型油菜品种指纹鉴定标准的确定。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标记数越多,检测出的相似性高的品种数越少。当SSR标记达到35对或SNP标记达到1900以后,检测出的相似品种数趋于稳定。4.甘蓝型油菜耐旱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根系形态多样性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对285份甘蓝型油菜进行耐旱鉴定,将耐旱性状数据与SNP分子标记的基因型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在A7连锁群上检测到了2个与耐旱性状极显著相关的SNP位点。鉴于大量研究表明根系性状与植物耐旱性的关联性,本研究对307份甘蓝型油菜核心种质根系性状进行了鉴定,发现油菜根系可分为A-H等8类有代表性的根系形态类型,其中具有类型C或D的品种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品种。本文的研究体系能用于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耐早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深入揭示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变异规律,发掘优异种质或新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宽容始终是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教育场景中,宽容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差异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他人的信任感等,还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力等。缺乏宽容的校园环境和课堂
目的:通过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测评,观察5-TH1A受体激动剂枸橼酸坦度螺酮对癫痫合并抑郁与焦虑患者治疗的疗效,为癫痫后抑郁与焦虑的临床诊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是教育领域内不同级别的学校组织的合作实践的典型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中国,一大批具影响力的合作研究项目在教育领域内掀起了一股合作热潮。对于优质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涵盖了三次产业,实现了三大产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具有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发展地方经济等显著作用,经过近些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新农村建设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本研究收集广东省中医院、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黑龙江省中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和武汉市
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可以带来巨大价值,与传统数据分析相比,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对数据来源、处理技术、基础资源等多方面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互联网企业为主的信息通信企业是大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对学校的师资建设和教师的个人发展提出了挑战。本文从ESP课程的特殊性出发,分析了ES
目的研究探讨马钱子碱对于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观察马钱子碱对THP-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
在建立用模型锅炉炉内冷态气流运动 ,来模拟实际锅炉炉内没有燃烧升温状态下气流运动特性的“冷模冷”相似模型时 ,首先从描述炉内气流运动特性的微分方程出发 ,应用相似转换
<正>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在冠心病中占绝大多数,如何管控这一患者群体,减少他们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已成为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为此,中华医学会于2007年发布了关于慢性稳定性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