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及其纳米气泡形成稳定性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iannian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储量十分巨大,从海底沉积物或永久冻土区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有望解决如今我国油气短缺的困境。此外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然而,目前水合物的开采依然面临成本高,难度大,规模小等问题,难以达到商业化水平,仍需对其做进一步的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后分解为水和甲烷,部分甲烷分子过饱和后形成纳米气泡,甲烷纳米气泡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其内部甲烷分子可为水合物的二次成核提供丰富的气源。此外纳米气泡结构可以加速水合物结构的分解,降低体系中的传热,因而增加了水合物开采的难度和危险性,因此有必要对水合物结构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纳米气泡的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甲烷摩尔分数、外界压强和外界温度条件下,I型甲烷水合物的分解过程以及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甲烷纳米气泡的稳定性情况。结果表明,在水合物结构分解过程中,甲烷浓度对水合物分解的速率影响并不大,不同甲烷分子浓度间的水合物分解速率几乎一致;在高压下,水合物结构相对稳定,但压强对水合物结构的分解速率影响十分有限;水合物结构的稳定性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研究发现甲烷水合物结构分解后产生了纳米气泡结构,甲烷分子浓度、外界压强和外界温度条件对甲烷纳米气泡稳定性影响如下:(1)甲烷分子浓度对纳米气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甲烷摩尔分数0.065及以上的模型,甲烷水合物分解后甲烷分子虽然极易形核,但对纳米气泡的稳定存在不利影响,水合物在分解过程中易形成甲烷气层结构。随着甲烷摩尔分数的降低,甲烷气层结构被圆柱型气泡结构和球形气泡结构取代。当甲烷摩尔分数过低时,在整个模拟时间尺度内无纳米气泡结构产生。甲烷摩尔分数为0.046时,水合物分解更易形成较稳定的甲烷气泡结构。(2)相对较大的外界压强会抑制甲烷分子的扩散速率,进而阻碍纳米气泡的形成。结果表明,对于甲烷摩尔分数为0.046模型结构,当外界压强为200 bar左右时,水合物分解过程中会形成稳定的甲烷纳米气泡结构。当甲烷分子浓度越大时,水合物结构分解后产生稳定的纳米气泡就需要更大的外界压强。(3)当外界温度为330 K时,相比于其他温度条件更易形成稳定的纳米气泡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系内的甲烷分子的扩散速率加快,结果导致已形成的甲烷纳米气泡不稳定,且形核的时间更具随机性,但最终甲烷分子的演变过程相似。结果表明,330 K的外界温度对形成稳定纳米气泡结构比较有利。
其他文献
由于新型电子、无线电和雷达等高新电子设备的爆炸性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电磁辐射干扰问题,因此研究轻质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在电子安全、医疗保健和军事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碳材料拥有良好的高低密度比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但传统高性能的石墨烯、碳管材质生产成本高昂、生产过程耗能大。为此亟需寻找轻质、高效、可持续的碳材料作为替代品。生物质碳材料来源广阔、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便高效、比表面积大
学位
橡胶树的生物合成赋予了天然橡胶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尚不能被合成橡胶所取代。但作为生物大分子,天然橡胶的体内合成受到诸多生物因素的影响,质量一致性较差。已有研究证明,不同品系的天然橡胶其结构和组分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粒径大小的橡胶粒子其分子结构、组分、性能等也表现出显著区别。然而,对不同品系相同粒径的橡胶粒子是否具有一致的分子结构,且大小橡胶粒子配比的橡胶性能以及与炭黑复合的相关研
学位
六方氮化硼陶瓷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高的导热系数以及优异的抗热震性,作为结构和功能材料在高温下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作为非晶合金宽带陶瓷喷嘴以及薄带连铸侧封板,六方氮化硼陶瓷被认为是制备此类部件的最优材料。然而,由于六方氮化硼陶瓷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导致其很难烧结致密,目前均采用热压烧结(HP)或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制备高性能六方氮化硼陶瓷。即使如此,单纯的热压烧结或SPS不能生产出高性能
学位
氧化锌(ZnO)基气体传感器由于其成本低廉,制备方便,使用便捷等优点,在日常空气监测、室内空气环境监测及工业工艺场景监测等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ZnO基气体传感器工作温度较高导致器件的功耗较大,并且对亚痕量级别浓度的气体灵敏度不高,这使得ZnO基气体传感器在目前很多新的自动化、低功耗的智能环境监测场景中的使用受到限制。如何优化气敏材料使其能更加贴近实际使用对其性能的需求就成了目前气体传
学位
电解海水氯化系统是一种高效和环境友好的杀菌防污方式,可以在不影响水下光学设备使用的同时保护其不受生物污损的影响。纳米氧化钴(Co3O4)理论比电容高、成本低廉且电化学析氯效率高,是一种被广泛关注的电催化剂,且其微观形貌是电化学性能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研究纳米Co3O4微观形貌可控制备、形貌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电解海水氯化系统需要外接电源才能工作,摩擦纳
学位
电解水制氢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兴绿色能源转换技术,可用来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然而,电解水中的析氧反应(OER)因其动力学反应缓慢极大抑制了电解水制氢的整体效率。因此设计高效的OER电催化剂对推进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类由有机配体和金属中心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多孔晶体材料,凭借其在结构与功能的高度可调特性,MOFs在析氧反应催化领域备受关注。近期研
学位
化石燃料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使得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自1991年锂离子电池(LIBs)商业化以来,在移动和便携式电气设备、电动汽车等行业中,LIBs作为储能设备提供能源,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目前,商用LIBs碳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越来越接近极限,因此开发新型负极材料非常有价值。CoSe2具有494.4 mAh g-1的高理论比容量,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
学位
海洋环境中,污损生物的附着造成海洋工业设施的性能遭到严重破坏。针对这种现象,人们研发出了低表面能、无毒的防污涂料,目前已在高速游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低流速或静态环境下,这种涂料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防污剂仍然被广泛应用于海洋污损防护领域。为了降低防污剂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研究人员开发了很多环境友好型防污剂。以防污剂作为主要防污成分的防污涂料,防污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快速释放,不仅对海洋
学位
传统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促使人们不得不探索可再生和可持续的新型能源或可再生的能源转换和存储设备,例如直接燃料电池、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和水电解等等。这些新型能源和设备由于不同于传统化石燃料、大气污染少以及来源广泛而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在这些设备中催化剂的成本占到接近百分之五十,并且由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限,需要有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实现大规模的实际应用,所以,
学位
随着水体污染的日益加重,如何有效的处理水体污染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水体污染,吸附法作为一种经济便捷的处理办法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开发具有高吸附效率和具有循环再生性能的新型吸附剂是其中的关键。硼碳氮(BCN)具有高比表面积、优异的高温化学稳定性、高的抗氧化性、优异的机械性能、宽光学带隙和高的电荷载流子迁移率。多孔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为吸附剂提供更多吸附活性位点。因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