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叙事学研究——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为例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初期,叙事学被引入我国新闻传播领域,这种跨学科研究为新闻传播学提供了新方法、新视角、新内容和新观点。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交叉学科研究,这一领域还有很多空白与不足,亟待研究和完善。电视调查性报道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深度报道样式,具有独特的叙事特征。迄今为止,电视调查性报道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从叙事学角度研究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就更少,有许多需要填补的空白点。 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对电视调查性报道进行研究,以叙事理论和相关的新闻传播理论为理论依据,主要采用叙事分析、例证法、抽样调查法,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通过对国内典型个案的剖析,主要以《新闻调查》为例,从叙事内容、叙事符号系统、叙事策略、叙事语境和叙事接受等方面来探寻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叙事个性特征。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主要在于: (一)从叙事学这一新角度比较深入地研究电视调查性报道。研究分析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叙事内容及其规律、叙事视角、话语类型与话语特色、叙事时空、叙事结构、多种叙事符号的叙事功能、局限性和优势;从叙事学角度衡量新闻客观程度、真实程度、认知深度、认知广度、可靠程度等方面,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与叙事者和叙事接受的关系来阐明新闻生产和意义生成机制和过程。 (二)改变叙事学重形式、轻内容的研究局限,从叙事文本的内部和外部,兼顾叙事表达的实质、表达的形式、内容的实质、内容的形式这四个方面,对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叙事个性特征进行系统研究。 (三)在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叙事学研究中,对叙事学原本薄弱的人物、环境、叙事空间、叙事语境、叙事接受、话语类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补充。 这项研究为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具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我公司承建的南阳路立交桥工程为苜蓿叶形,四个匝道均为圆弧形,由于腹板设计成斜腹板,使其钢筋骨架片的制作有一定的难度,我们采用地面制作法解决了这一难题,现介绍如下。
近年来,“公共人物”、“公众人物”等词汇被引入中国司法界,出现在许多人格权案件的判决书中。通过媒体的报道,“公众人物”这个概念在我国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中国对“公众人
期刊
不期而至的突发性、严重的危害性以及对惯常社会生活的破坏性,使灾难具有广泛而强烈的社会关注度,因而也具有很高的新闻报道价值。快速、准确、适当地报道灾难性事件,是新闻
中国曾有一个强烈而有感召力的传统:每个儒生都有直言反对坏政府的道义责任。随着近代报刊传入中国,人们从外国人鼓吹的办报理念和办报实践中,发现报刊在撄动人心和拯救国家等方
作为一种媒介形态,新闻周刊在世界新闻史和期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新闻界也是一种重要的主流媒体,发挥着舆论引导和议题设置的重要功能。在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政治经济和社
学位
Triennale(三年展)是由意大利民间组织为意大利建筑界创办的建筑设计金奖评选活动,总部设在米兰,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该组织自1932年起,还在意大利Monza的Villa reale举办装
本文在回顾总结新时期《人民日报》深度报道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以《人民日报》的深度报道版“视点新闻”为研究对象,剖析其操作手法。本文力求展现一条新时期《人民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