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钟是一种诞生于道光年间并流行于清末民初的特殊文学形式,它以旧体诗歌为母体,在咸丰年间走向独立并不断完善,最终成为一种兼具文学性、娱乐性和竞争性的文体,获得了传统知识分子对其价值的认可。清末民初传统文人结诗钟社蔚然成风,诗钟社经历了道光时期的酝酿,在咸丰、同治年间由官员、名流的倡导走向全国大部分省份,最终在光绪、宣统年间达到结社高峰。本论文即选取清末民初这一时间段,对诗钟社进行细致的考证和理论研究。这里的清末民初,上自道光二十年(1840),下至民国八年(1919);诗钟社的选录以创社年代为标准,从“专门的诗钟社”、“兼做诗钟的社”、“私人诗钟会”三种类型出发,考订、选录创立于1840年至1919年的诗钟社。论文分为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上编对清末民初诗歌概况、诗钟社的发展概况、结社动机和特点等做简要介绍和分析探讨;以“兴起”、“繁荣”、“持续发展”为关键词,对诗钟社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结合时代背景,对诗钟社的流变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下编对清末民初的诗钟社进行考订。具体来说,本论文又可分为七个部分进行理论阐述,分别为绪论、上编五章以及下编。绪论通过对清末民初的研究现状进行大体概括,提出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同时对于考订时存在的时间段限和收录标准等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旨在梳理诗钟的基本概念,包括其源流、格目、发展史等,以期对诗钟研究史上一些争议性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并为下面的诗钟社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从清末民初的社会环境、旧体诗词发展状况和诗钟社结社动机三方面入手,探讨清末民初诗钟社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为下文诗钟社研究做铺垫。第三章选取鹊华行馆诗钟会、张之洞幕府诗钟会、斐亭吟社、超社、寒山诗钟社等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诗钟社集进行重点论述,以明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诗钟社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探讨了近代报刊对诗钟社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对清末民初诗钟社的特点进行总结,概括出诗钟社不同于其他文人结社的四大特点——时代性、依附性、纪律性、封闭性。第五章对清末民初诗钟社的文学、文化意义予以分析评价,总结其在古代文人结社史上的地位和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独特文化价值。下编从“专门的诗钟社”、“兼做诗钟的社”、“私人诗钟会”三类出发,对各个诗钟社做详细考订,考订出清末民初诗钟社一百一十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