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化学成分的提取及其基本组分的初步分析

来源 :哈尔滨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si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海域十分辽阔,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而这其中具有新颖结构的天然产物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而牡蛎作为海洋动物长期生活在高压、高盐、低温、低光照、低溶氧的环境中,使得其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而代谢出一些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的初级及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对牡蛎进行了化学成分的提取,建立了一套利用硅胶和ODS柱色谱快速分离纯化牡蛎的生产流程。从2000克牡蛎水、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浸膏2.1克、3.0克,综合运用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方法和现代波谱技术,对牡蛎进行了分离制备,利用DAD-HPLC和1H-NMR为导向,通过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和正相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天然产物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确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从而确定复杂化合物的立体构型,旨在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本课题还对牡蛎的基本组成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用分光光度法测牡蛎中蛋白含量,DNS法测其总糖含量,直接干燥法测其水分含量,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测其氨基酸的含量。旨在为牡蛎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利用现代色谱方法和波谱学技术,从牡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4-羟基苯甲醛、4-羟基苯甲酸甲酯、2,4-二羟基-3-甲基-6-乙基苯甲醛、2,4-二甲氧基-6-甲基苯酚、4-氨基-苯甲酸甲酯、N-乙酰基苯乙胺、腺苷、尿苷、胸苷、2’-脱氧尿苷、四氢-2-呋喃甲酸、环(亮-颉)二肽及环(苯丙氨酸-缬氨酸)。主要为核酸类、环二肽类及苯环类化合物。并测得牡蛎中水分含量约为6.42±0.02%,总糖含量约为51.26±0.03%,粗蛋白含量约为39.72±0.05%。并且牡蛎中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赖氨酸(Lys),以及精氨酸(Arg)为主量氨基酸。
其他文献
学位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温州地区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积极打造小微园区,使得当地小微企业受益,打破发展瓶颈,更好地发展;与此同时当地经济也被带动起来。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小微园相关理论,进而探讨温州如何打造小微园。
学位
痛风属于人群中常见的疾病,跟种族、食物、酒精、工作类别、环境以及文化水平等有关。在欧美国家民众的得该病概率在0.2%到1.7%之间。最近几年,国内痛风患者逐渐增多,普通人群患该病概率大概在1.14%。别嘌醇(Allopurinol,ALL)为当今痛风及痛风性肾病治疗时优先选择的药物。国内市场销售的别嘌醇绝大多数为普通片和缓释片,该类别嘌醇药剂具有给药频繁以及吸收存在差别的问题。因此本文选取别嘌醇为
本文就低变性米糠中谷蛋白的提取方法及磷酸化改性工艺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磷酸化改性对米糠谷蛋白的功能特性及结构性质的影响,为米糠谷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植酸酶添加量、pH、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对谷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到植酸酶辅助提取米糠谷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启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作为与血流直接接触的最内层细胞,其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刺激,如细胞因子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AS发生的始动环节,且多种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均与内皮细胞形态、功能及凋亡等密切相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评价不同治疗方法间短期内疗效的差别。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住入院的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内共收治精原细胞瘤患者51例,年龄4~73岁,平均年龄38.8岁,其中合并隐睾5例(10.5%),左侧20例(39.2%),右侧28例(54.9%),双侧3例(5.9%)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