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痫前期和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表现为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主要特征的多器官功能损害的综合征,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和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普遍认为特发性小动脉痉挛、血管内皮损伤是子痫和子痫前期发病机理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特征。由于子痫前期和子痫的病因不明发病机理复杂,临床预防和治疗无确切有效的药物,长期以来仍然以对症治疗为主,即解痉、降压、扩容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适时终止妊娠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因此,治疗效果差,治标不治本。鉴于既往研究表明DIC是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此进行干预,可望改善子痫前期的预后。低能量激光照射可以改善微循环障碍,使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以及红细胞功能等发生改变,已有学者将它用于DIC的治疗,能有效阻止DIC的进展。但如今低能量激光照射治疗能否应用于产科DIC的防治和治疗子痫前期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稳定的子痫前期动物模型,探讨低能量激光照射对子痫前期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减轻或防止DIC的发生,阻断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为子痫前期治疗寻找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以及为其今后进一步在临床应用该方法治疗子痫前期提供实验依据。
第一部分、大鼠尾静脉注射小剂量内毒素建立子痫前期动物模型。
目的:
本研究目的是大鼠尾静脉缓慢注射小剂量内毒素(1.0μg/kg)建立大鼠子痫前期动物模型。
方法:
1、实验动物。
2-3月龄的SPF级SD大鼠60只(体重200-300克,其中雌性大鼠40只,雄性大鼠20只,购于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分笼饲养1周后,随机选择20只雌性大鼠分别与20只雄性大鼠1:1共笼,次日清晨取阴道分泌物检查发现精子为妊娠第0天,剩余20只雌性大鼠不作受孕处理为对照组。
2、子痫前期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参照Faas及汪雪雁的子痫前期大鼠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妊娠第14d用大鼠固定笼固定大鼠,尾部暴露在外,分别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用输液泵经尾静脉缓慢注入内毒素(1.0μg/kg)、生理盐水,配置的溶液为0.1μg/ml,所以按10ml/kg缓慢注射,空白组及空白对照组在同一天做相应处理。子痫前期动物模型的标准:注射内毒素后血压升高、尿蛋白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及炎症反应的激活,与子痫前期临床表现一致。
3、动物分组及观测指标。
本次实验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共分为四组,每组10只:①实验组受孕注射内毒素(pregnancy injection with endotoxin,PE组):妊娠第14d鼠尾静脉缓慢注入内毒素(1.0μg/kg);②对照组受孕注射生理盐(Pregnancy injected with normal saline, PN组):妊娠第14d鼠尾静脉缓慢注入生理盐水(10ml/kg);③空白组非孕注射生理盐水(Non-pregnant normal saline injection,NN组):鼠尾静脉缓慢注入生理盐水(10ml/kg);④空白对照组非孕注射内毒素组(Non-pregnant endotoxin injection,NE组):鼠尾静脉缓慢注入内毒素(1.0μg/kg)。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在妊娠第13、15、17、19天测量血压值,妊娠第11、15、19天收集24小时尿液测量蛋白含量,妊娠第7、20天大鼠尾静脉抽血测血清中ALT、BUN、Cr、TNF-α及全血粘度值,妊娠第20天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剖宫取胎同时计数仔鼠数量、体重及胎盘湿重。空白组及空白对照组也分别在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应的时间内做相同的处理。
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每组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ANOVA for repeated measurement),分组因素的单独效应分析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One-way for ANOVA),多重比较满足方差齐性检验时采用Bonferroni法,不满足方差齐性检验时采用Dunnetts T3法,组内配对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Samples T TEST),仔鼠数量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小剂量内毒素孕鼠尾静脉缓慢注射可以引起高血压、蛋白尿等子痫前期症状,达到子痫前期动物模型标准。
2、子痫前期动物模型同时出现肝肾功能及血液粘度改变,仔鼠重量及胎盘湿重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第二部分、低能量激光胸前区照射对子痫前期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痉挛、微循环障碍以及发生DIC是子痫前期和子痫发病机理的中心环节,凝血功能的变化是子痫前期和子痫基本病理特征之一。由于血管痉挛,内皮损伤,组织缺氧,可引起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本研究目的是观察低能量激光照射孕鼠子痫前期模型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与子痫前期各种监测指标改变的关系。
方法:
1、动物模型的制作。
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同第一部分,雌性SPF级SD孕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实验组(A组)及实验对照组(B组)各10只,妊娠第14d尾静脉注入内毒素1μg/kg;空白组(C组)及空白照射组(D组)各10只,妊娠第14d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
2、实验方法。
实验组及空白照射组于妊娠第16天开始低能量激光胸前区照射治疗,每次30分钟,每天一次,一直持续到妊娠第19天。分别采用不同剂量功率进行照射3.5 mW、4.0 mW、4.5mW,比较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发现当照射剂量为4.5mW时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最明显。因此采用4.5mW进行低能量激光胸前区照射治疗,并比较其疗效。
3、观测指标。
妊娠第13、15、17、19天测量血压值,妊娠第11、15、19天收集24小时尿液测量尿蛋白含量,妊娠第7天大鼠尾静脉抽血测血清中ALT、BUN、Cr及全血粘度值,妊娠第20天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心脏取血测血清中ALT、BUN、Cr及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计数仔鼠数量、体重及胎盘湿重。
4、统计学处理。
同第一部分。
结论:
1、低能量激光胸前区照射子痫前期大鼠模型能影响血液流变学,使血压、尿蛋白降低,改善肝肾功能、仔鼠预后。
2、低能量激光胸前区照射子痫前期大鼠模型改善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与实验对照组相比降低有明显差异,与空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血压、尿蛋白明显降低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血清ALT、BUN、Cr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仔鼠重量明显升高。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