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缓蚀性能的研究

来源 :渤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kf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品中的活性硫具有较强的金属腐蚀性,不但降低了油品的质量,更影响了油品的使用性能。在使用过程中,油品中的活性硫会腐蚀发动机的铜部件或者变压器中的铜线圈,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安全隐患问题。缓蚀剂作为一种具有高效、经济、环保、操作简单等优点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金属防护方面。本文重点研究了几种含硫、氮杂环化合物在油品活性硫的作用下对铜的缓蚀性能。1.以5-巯基-1-甲基四唑(MMT)、1-(2-二甲基氨基乙基)-1H-5-巯基四氮唑(MTZ)为研究对象,采用腐蚀试验、增重法、电化学测试和表面分析等实验方法与量化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等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对铜片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缓蚀剂的加入有效地抑制了铜片的腐蚀,降低了铜电极的腐蚀电流密度,增大了电极表面的反应电阻,缓蚀效率大小顺序为:MTZ>MMT。理论计算表明:MMT分子的活性位点主要位于五元环的S和N原子上;MTZ分子的活性位点主要位于支链上的S、N原子上,分子动力学模拟缓蚀剂分子最终以平行的方式吸附在Cu(111)面上。2.以5-乙巯基四氮唑(EHT)、5-苄巯基四氮唑(BHT)和合成的5-苯基-1H-四氮唑(PHT)为研究对象,采用增重法、电化学测试和表面分析等实验方法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对铜片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缓蚀剂的加入降低了铜电极的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容抗弧半径,由热力学分析可知,三种缓蚀剂在铜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方式属于以化学吸附为主的混合型吸附。量化结果表明:三种缓蚀剂的活性位点均位于四氮唑环及其相连的杂原子上。动力学模拟平衡构型为EHT、BHT分子平行吸附在Cu(111)面上,而PHT分子则与Cu(111)面成一定角度,五元环中的N原子优先吸附在Cu(111)面上。3.以合成的5-巯基-2-甲基-1,3,4噻二唑(MMTD)、5-甲基-2-氨基-1,3,4噻二唑(MATD)、5-巯基-2-氨基-1,3,4噻二唑(AMT)和2-氨基-1,3,4噻二唑(ATD)四种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测试和表面分析等实验方法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对铜片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缓蚀剂分子成功吸附在金属铜表面,且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主要为化学型吸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缓蚀剂分子的活性位点位于噻唑环及相连的S、N原子上,四种缓蚀剂分子吸附能大小顺序为:AMT>MMTD>MATD>ATD。
其他文献
当前全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呈现严重降低趋势。由于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食物网中的某些物种或某些结构的变化很可能会对食物网的稳健性造成影响。因此,准确
目的:1探讨木兰脂素(Magnolin,Mag)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和继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2探讨木兰脂素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胸主动脉eNOS脱偶联的改善作用;进而揭示木兰脂
具有轴手性联芳基氮杂七元环的化合物有着特殊的桥连骨架,含有这类结构的化合物往往具有生理活性,因此广泛地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同时,该结构也经常作为有机小分子催
配位交联橡胶具有交联-解交联可逆特性,是废旧橡胶循环利用的科学解决方案之一。但目前配位橡胶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金属配位交联剂用量大、分散性差、耐老化性差、解交联难等
高速建设的背景下,出现了城市面貌趋同的现象,要解决此问题,城市必然需要找到并且塑造属于自己的城市特色,而如何让城市特色让人清晰感知到,成为城市形象建构的重要内容。城
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面临极端干旱的高风险,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亟待研究。榆林市位于黄河中游,植树造林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而愈加频繁的干旱将会对植被生长活动
淀粉作为植物中重要的贮藏多糖,是植物种子的主要成分。淀粉可以为食物提供80%的能量,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淀粉是促成各种作物植物产量的主要成分,也是许多工业应用的可持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的纳米递送系统,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装载阿苯达唑白蛋白纳米粒与天花粉蛋白形成自组装纳米粒,以实现共输送天花粉蛋白和阿苯达唑进行联合抗肿瘤治疗,并对其
纸芯片由于价格低廉、加工简单等优势而成为分析检测领域一种重要的反应载体,为便携式、现场实时检测提供了可能性,尤其对于需要简单分析检测设备的临床、食品和环境部门等至
墨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外在形式相近的终极目标,前者是希望实现无差别的"兼爱",后者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尽管理论的起始、论证和终极诉求都不同,但是在形式上却比较相近,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