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把在工厂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运输至工地,经装配、连接、部分现浇而成的建筑。相对于传统的现浇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缩短工期、节约能源与材料、节省劳动力、绿色环保等优势。该建造模式已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被广泛使用。目前我国为加速建筑业转型升级,正积极推广发展装配式建筑。但由于我国这种建造方式发展时间较短,技术体系不够成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预制构件单位、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千差万别,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如何科学评价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质量,提高预制单位、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以适应装配式建筑大规模建设的需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有意义的课题。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质量评价进行了研究,为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质量评价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首先,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基于预制构件流程视角——生产、运输、堆放、安装、连接,根据质量形成过程,将装配式混凝土建造过程分为预制构件生产、物流运输,装配施工三个阶段。并结合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质量控制原理和过程理论,分别从生产准备、生产过程、生产后检验、运输及堆放管理、装配准备、装配过程、装配后验收7个方面,采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文献书籍及标准规范等方法识别出质量影响要素。在此基础上,运用Vague集理论进行指标的重要性筛选,从而构建出全面系统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质量评价体系。然后,根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质量评价特点,针对不同层级指标的内涵及特征采用COWA算子和G1法对其分别赋权,提高了赋权过程的科学性,并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充分反映出建造全过程各阶段质量状况。最后,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质量评价的综合理论方法应用到青岛市万达游艇产业园48班小学建设工程项目中,进行了实例分析和研究,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综合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得出了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同时从组织结构、流程管理、监管方式、承包模式、信息化协同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了质量改进的措施及一般建议: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监督、推行EM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BIM信息化平台建设。综上,本文立足于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全过程质量管理水平,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管理及评价理论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构建全面系统化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质量评价体系,为政府监管以及预制构件单位、施工单位生产施工提供了理论支持。以期提高预制构件单位、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改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推进产业化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质量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