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理论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aoy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韩礼德和哈桑在1976年提出篇章功能理论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将它应用于语篇分析中。衔接理论,作为篇章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也被引入国内并受到国内众多学者的重视。然而篇章衔接理论在外语教学方面的应用却差强人意,特别是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方面的应用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大部分的高中英语教师对写作的教学局限在词、短语、句子以及语法的层次,对词汇以及语法结构进行了充分的讲授和训练而对学生的篇章意识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的作文里充斥着衔接与连贯方面的失误,师生普遍感到写出一篇连贯流畅的作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是当前广大高中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多年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的老师,作者感到将语法衔接与连贯的理论引入高中英语教学是一件紧迫的事情,并希望自己的这种探索能真正为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所帮助。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实验中学的英语老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该问卷涉及到教师讲授写作的策略以及对学生写作的评价,师生对篇章连贯的意识以及重视程度,写作教学的过程,学生的写作策略和习惯以及写作教学的效果等。21名老师和295名高二学生参加了这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没有对写作中的篇章连贯理论给予应有的重视,而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障碍。与此同时,作者收集了来自高二年级学生的作文,从语法层和词汇层分析了现存问题。问卷调查和学生作文表明学生不能有效地使用衔接手段使作文达到语篇衔接的效果,尤其存在连接词的误用和词汇衔接欠缺的问题。于是笔者认为提高学生语篇意识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在写作中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并且改进传统写作教学方法。如何将篇章连贯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去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比较难的事情。笔者认为衔接理论在一篇连贯、流畅的文章写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提出一种运用衔接理论指导当前写作教学的模式。整个模式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唤起学生语篇连贯的意识,同时以展示、分析或欣赏课文范文中衔接手段运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各种衔接手段,第二步随后进行各种专项练习。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笔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衔接理论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既必要又重要。然而,这项研究仅仅着眼于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等非结构层次,而信息结构、主述位结构等结构性层次也有待于分析。尽管如此,笔者依然希望这篇论文能够唤起师生对衔接理论的重视并有助于英语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TT系统作为我国低压供电系统三大运行方式之一,不可避免也存在着部分问题。TT方式指的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也称为TT系统。本文从TT系统存在的三个主要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奥运会的旗帜为白色、无边、中央有五个相互套连的圆环,自左至右的颜色分别为蓝,黄、黑、绿、红。蓝环在旗左上角连旗杆处。△奥运会的标志,由五个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前一
为促进我国标准样品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标准样品生产、应用和管理等工作,促进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技术创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将于2016年7月1日-4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召开。现年会论文征集已拉开帷幕,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积极参会,论文投稿截止时间为2016年4月15日。
21世纪,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世界正进入一个以智慧型创新人才为主流的社会。21世纪对智慧型人才的需求,就是对智慧教育的需求,就是对智慧型教师的需求。只有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03—2017-06间林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行开放椎弓根螺
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改革了中学体育成绩单纯技术评定的考核办法。重新规定实行《体育合格标准》,其成绩采取体育课、《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早操、课间操
[果大多五种型号及特征]果大多虽好,但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保果控梢A型]引导热带果树(荔枝、芒果、柑橘等)动果期营养分配从而保果控梢。不必环割,有更高坐果率,花芽分化率,更高
本文应用GC—MS和GC—IsoMS技术,对东海赤潮高发区这一特定海域三个季节(2002年8月,11月,2003年2月)表层及柱状沉积物中脂肪酸的种类、来源、含量的平面、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