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2~1928年,是近代中国政体转换的重要时期。清帝退位后,“自下而上”的共和政体取代“自上而下”的君主专制政体,几乎成为民初各派政治力量的基本共识。由于各方利益目的不同,对于共和政体构建的形制与取法对象各异,省的属性及其是否应为地方自治层级的问题,不仅考验着人们对国情与现状的理解认识,也与革命后建立怎样的政治格局、各派政治力量的利益分配,以及确立其身份地位等问题紧密相连。随着不同阶段的政情变化,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程度不同地制约着民国初期政体模式的选择。在各派力量相互角力下,政体频繁更换,民初省制构建进程曲折坎坷。 辛亥革命中断了清季仿行君主立宪的进程,各省及其长官的属性是否应为“地方”的问题未能解决,新的情况更为复杂:光复各省纷纷以“省”为单位宣告脱离清廷独立,首义与响应的省份在此过程中获得了事实上的自治;若干省份的咨议局被改组为临时省议会,以立法权监督省行政机关;民国肇建和临时大总统的推举,亦以“省”为投票表决的单位。中央政府与各省的关系十分微妙。“省”与“国”的关系如何界定,省行政长官与该省立法机关的关系怎样,成为民初省制构建不得不解决的重要问题。 南京临时政府在施政受到各省掣肘后,为了理顺各省分立与全国统一的关系,曾一度试图将“省”厘定为地方政府最高层级,同时明确都督为各省地方行政长官,拟在各省实行官治、自治并立,互不相涉。但因南北和谈最终实现统一,上述计划未能付诸实施。 其后同盟会虽迫于形势和自身实力不济,同意由袁世凯组织统一临时政府,但为防止袁世凯专制,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同时,按照南方各省官制,规定由省议会选举都督,与袁世凯的外官制主张相异,导致都督选任问题的发生。 临时政府北迁后,舆论呼吁建立统一、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袁世凯乘势提出以集权为特征的省官制案。各派政治力量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围绕官治、自治的形式与比重,提出不同方案和主张。不同意见反复交锋拉锯、莫衷一是,导致省官制案三次提出又三次撤回,始终未能定谳:先是要求官治、自治并立以互相制约,继而偏向削弱官治,提高自治权力,再到取消“省”作为自治实体的资格,在省一级确立单一官治。 1913年1月,袁世凯为获得列强承认,绕过临时参议院,以命令代法律,直接公布本诸虚三级制草拟的暂行官制。此举遭到临时参议院、南方国民党籍都督及各省议会的反对。该官制虽因多数都督赞成,得以实施,但成效不可高估。 二次革命爆发后,熊希龄内阁曾力主中央集权,积极筹画废省改州。但其后袁世凯联合各省都督逼迫熊希龄下台,又相继解散国会和省议会,确定变相的总统责任制,以保留省制为前提,恢复内外官制,“省”成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关。 1915年底,袁世凯实行帝制,导致护国运动发生、共和制恢复。彼时中央已无力控制各省,各派政治势力在维护国家统一的旗号下,互相妥协并进行权力重组,南北各省官制亟需厘订,各方围绕采中央集权抑或地方分权,取省、道、县三级制还是省、县二级制等问题,主张各异,府院之间,乃至国务院内部亦意见相歧。 1916年8月,国会恢复后,重新审议天坛宪法草案。在省制入宪、省长民选等方面,议员意见相左。虽经中立政团调和而就省制入宪达成共识,但在“省”的性质究竟是国家行政区域还是自治团体,抑或二者兼有的问题上,各政团争论不休,议员党派之争与府院权限之争也相互缠绕,最后国会被解散,省制入宪随之搁置。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重掌大权,不顾中央权势日益衰微,试图通过创设教育、实业两厅,部分变动省官制来实现集权中央的目的。此举曾遭到一些省份军政长官的抵制,其后教育、实业两厅虽在多数省份得以建立,却偏离了政府集权中央的初衷。 1918年以后,政局更加动荡。为了止息内争,一致对外,南北政府在1919年2~5月间,试图通过和会解决包括省制在内的诸多争议性问题。不过南方主张地方分省、县两级,省为自治体,北方主张省、道、县三级,“省”为察吏区域兼自治区域。双方立场不同,主张各异,最终因涉南北政府的合法性问题,和会无果而终。 1920~1924年,处于南北冲突间实力较弱的若干省份,先后纷纷以省自治的名义,提出确定省的自治地位并要求省长民选,期待在扩充省权的前提下划分国、省权限。由此陷入了省宪与国宪程序先后的纠结,即在如何既无碍统一,又能将省自治诉求纳入国宪之间难以兼顾。 与此同时,随着对欧美共和国制认识的深入,孙中山及国民党转而学习苏俄,确定党国体制,同时跳出集权与分权、官治与自治、民主与专制的纠缠,采取均权制,开启了省制构建的新方向。至1928年,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实现对全国的再次统一,省仍未成为地方,反而随着军政的结束以及训政的开始,面临党、军合治与分治的选择,国民政府与各省实力派再次陷入权力划分的争夺之中,省制构建随之进入一个新时期。 民初政体转换的关键之一,在省制属性如何确定。其间不同阶段各方关于专制与民主、统一与分裂的权衡考量,与各派政治力量的利益诉求相互缠绕,相互角力,展示了由中国传统古制向近代政体转型的艰难历程,也给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