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etech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希腊城邦生活的背景下,经历了从神话宗教到自然哲学、从自然哲学到人文关怀的发展,从梭伦到柏拉图对幸福问题的伦理思考在不断深化,至亚里士多德达到了一个思想的巅峰。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逻辑自洽的幸福论体系,这样一个理论体系是以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为逻辑起点的。本文正是以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的两个论断——“人是理性的动物”与“人是政治的动物”为进路通向其对“幸福”的系统回答——幸福是什么、幸福如何获得、幸福何以可能。当亚里士多德说“沉思是最幸福的生活”、“城邦中自足而至善的生活是人类真正的美满幸福”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便是“沉思活动的幸福”与“城邦生活的幸福”这两种幸福之间的关系。在深入分析“人的本质”的两个论断、“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好人”与“好公民”的关系基础上,两种“幸福”的关系得到了说明:“幸福是灵魂的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成为联结二者的纽节,其内在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理解中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精神的结合。 亚里士多德自觉地将“幸福”作为其伦理学体系的根本问题加以探讨,“幸福”乃是生命意识的自觉要求。承继着其前人的理论资源,他同样以“人的本质”作为其幸福观的逻辑起点,同样强调外在善、“快乐是某种善”。但他的幸福观不是享乐主义的快乐论,因为幸福是“实现活动”。运用哲学的反思,他建构了一个和谐而又有张力的幸福论体系,把快乐主义占有性、消费性的幸福观升华为生命意义的享受和对生命存在的领有,开辟了一个生存实践的开放空间。 虽然亚里士多德以普遍本质的人性论为逻辑起点的幸福观受到了现代社会的挑战,但它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中国道德传统的理论启示,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幸福已成为社会的普遍话题,借鉴亚里士多德的智慧,对于今天的我们去思考“何谓幸福”、“幸福如何获得”、“幸福何以可能”,从而达成某些基本的共识更是具有深刻启发意义的。
其他文献
从建国初期北京单位大院的形成开始谈起,对单位大院产生的背景、空间的形态以及几十年来的变迁等作简要论述,进而对不同时期和形态的单位大院对北京城市空间的影响进行总结和
高原环境的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体育成绩,同时也会给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为了取其利而弃其弊,相关专家们开始研究平原常压低氧的人工训练环境。 随着各种低氧技术的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我国历史悠久。《易经·系辞传》曰:"小惩而大戒,此小人之福也。"《尚书·舜典》载有:"鞭作官刑,朴作教刑"。《礼记·学记》亦有"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目的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及黏膜,预后不佳。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为7.5个月。目前,在中国恶性黑色素瘤的发
目的:探讨高尔基磷酸化蛋白2(GOLPH2)在皮肤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皮肤黑色素瘤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另选取在
在生物学中,骨骼系统的定义是为生物体提供支持作用的生命系统。骨骼系统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它提供了很多必需的功能,如提供机械支持,保护很多至关重要的器官,造血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中nestin和SOX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恶性黑色素瘤组织nestin和SOX2的表达,并分析与患者生存期和转移的关系。结果:恶性黑色素瘤
研究者对海明威《老人与海》的主题有多种理解。海明威传记材料表明,小说表现了海明威晚年因创作失利和身体病痛等原因而产生的感伤情绪。感伤主题与其他主题并行,恰恰说明了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新型教学空间。该文借鉴国外中小学教学空间实例,试从"办公--教室"、"教室--教室"、教室内部三个层次探讨新型教学空间的组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