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盲蝽对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果树、棉花等农作物危害十分严重,寄主植物范围广泛,绿盲蝽需要转移寄主完成其生活史,研究其寄主转移规律可以为制定合理的防控策略提供重要的依据。目前,关于果区绿盲蝽的寄主转移规律尚不完全清楚。虽然,已经有研究表明在北方果区,6月中旬随着果树上可取食的幼嫩组织减少,绿盲蝽二代成虫会从越冬寄主-果树转移到果园周边的杂草。但是,在6月中旬之前,绿盲蝽一代成虫是否会在果树转与周边的杂草间来回转移取食?我们尚不清楚,而这个问题的解答对于掌握果区绿盲蝽的田间扩散规律以及利用绿盲蝽对寄主的嗜好性进行防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进行了绿盲蝽对主要果树寄主和杂草的取食选择行为研究,以明确绿盲蝽对果树寄主与杂草的取食喜好性,以解析绿盲蝽在果树及周边杂草的转移扩散现象。本研究:(1)首先,通过对刺吸电位装置进行了改进,通过比对采集的影像中绿盲蝽的行为与EPG的波形,确定绿盲蝽在主要寄主上的EPG波形及其含义,建立了利用EPG研究绿盲蝽寄主取食行为的方法。(2)利用Y-形嗅觉仪,比较研究了绿盲蝽对果树寄主和葎草(绿盲蝽最主要的杂草寄主)的趋性;通过绿盲蝽在果树和杂草上的EPG波形分析,比较了绿盲蝽对不同寄主的取食行为;通过绿盲蝽对果树寄主和杂草寄主的自由取食选择,比较分析了绿盲蝽在不同果树寄主取食刺点数量。根据所得对绿盲蝽对不同果树寄主和杂草寄主的气味选择、取食行为、取食选择,综合评价了绿盲蝽对主要果树寄主和杂草的喜好性。主要结论:(1)研究明确并描述了5种绿盲蝽的取食行为(刺探、插入、穿刺、吸食、拔出)和6种非取食行为(爬行、搜寻试探、静止、调整、清理、逃逸)。定义了绿盲蝽取食的EPG波形:NP波、T波、P波、D波、I波。(2)阐明了绿盲蝽对6种寄主植物的趋性和取食选择。绿盲蝽对苹果、冬枣、葎草、葡萄、核桃有较强的趋性,对桃趋性较弱。其中,绿盲蝽对苹果的趋性高于葎草,而其他果树的趋性与葎草无差异,甚至低于葎草;嗅觉作用会引导绿盲蝽雌成趋向引诱效果强的植物,但最终是否取食并不取决于嗅觉作用。绿盲蝽通产会选择取食果树多于葎草,但是桃树与葎草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推论:在果树存在足够的幼嫩组织时,绿盲蝽更倾向于在果树上取食,而非葎草。同时,绿盲蝽对不同的果树的气味趋性和嗜食性有较大差异。例如,在苹果园,绿盲蝽更喜欢取食苹果树的幼嫩组织,一般不会选择葎草。而在桃园,绿盲蝽可能会来桃树和葎草之间来回迁移。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应该根据绿盲蝽对不同果树的趋性和嗜好,制定绿盲蝽的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