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的制备与改性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eq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酸铁锂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较宽的电化学窗口,较好的热稳定性,低廉的成本和优良的环保性能,因而成为锂离子电池最有前途的正极材料。 本文采用固相法、水热法、乳化法和溶胶碳热法制备出橄榄石型的LiFePO4,针对其固有结构导致的低电子传导性和离子扩散率问题,进行了碳包覆和金属离子(Zn2+、Sr2+、Eu3+、Dy3+)体相掺杂改性,对制备出的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交流阻抗、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据此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法成功的制备出了六方晶型的FePO4,但以此制备的LiFePO4有少许杂相;固相法、水热法和溶胶碳热法制备的材料均有完备的橄榄石结构,无任何杂相;其中,溶胶碳热法制备的样品其平台容量和容量保持率均最高,水热法的容量保持率和乳化法的平台容量分别最低。对溶胶碳热法制备的LiFePO4进行碳包覆后发现:包覆后的材料颗粒发生细化,电极反应阻抗降低,可逆性能增强,材料初始容量和循环性能都得到明显的提高,0.1C、0.2C和0.5C倍率下的初始放电容量分别为147.9mAh/g、133.3mAh/g和122.1mAh/g,循环20次后容量分别衰减了3.0%、2.7%和2.4%。采用金属离子对其进行体相掺杂研究表明:掺杂少量的Zn2+、Sr2+、Dy3+、Eu3+的样品均没有改变LiFePO4的晶体结构,但晶胞参数发生不同程度的增大。循环性能均比未掺杂的原样有明显改善,但初始容量迥异,掺杂1%Sr2+、Zn2+的样品初始容量明显提高,0.1C倍率下放电分别为139.9mAh/g和130.4mAh/g,但掺杂量继续增加,反而会导致容量降低。掺杂1%的Dy3+样品初始容量与原样接近,为90.0mAh/g,掺杂1%Eu3+的样品初始容量与原样相比反而降低,仅有60.1mAh/g。对掺杂1%Zn2+样品进行碳包覆研究显示:0.1C倍率下放电容量为159.2 mAh/g,提高至0.5C后,放电比容量仍有137.3 mAh/g,200次循环容量衰减率不超过5%。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概述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发展现状和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研究了LiMn2O4的制备方法及其工艺条件。针对LiMn2O4正极材料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发生Jahn-Teller畸变、Mn在电解液中溶解和表面形成钝化膜这三个导致容量衰减和循环性能劣化的关键问题,分别采用Fe、Al、Cu阳离子的一元掺杂和多元掺杂两种措施,对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正极材料进行了改性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M
期刊
期刊
期刊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是移动电源的首选电源之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性能高、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高等优点,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本文在介绍锂离子电池和正极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沉淀一焙烧法和高温固相法分别合成了LiFePO4/C,并通过XRD、SEM、TEM、IR、激光粒度、电子导电率和振实密度测试等方法对其理化性能进行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