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洛-庞蒂“视看”问题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洛-庞蒂对“视看”问题的关注贯穿其整个学术生涯。基于理性本身展现出的困境,他在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外寻求一种处境中的、活动中的目光。梅洛-庞蒂认为视觉不是对先验理性的验证,也不应陷入一种被动接收的境地,而是要回到现象世界中,回到活动的视觉中去探索一种真实的“视看”——一种处境中的、受限的目光,但同时却是一种对存在之真实的触碰的实现。本论文从美学角度出发,挖掘梅洛-庞蒂“视看”问题的讨论中含混但极具启发性的美学意蕴。依循梅洛-庞蒂的理论逻辑,探讨“视看”与身体知觉及存在之间的联系,把握“视看”本身蕴含的处境性特征,对“视看”的发生机制、具体的“视看”经验,以及绘画等艺术与“视看”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之探讨,把握“视看”与存在之间的紧密联系,理解梅洛-庞蒂“视看”问题对于美学学科的理论意义以及人类在世生存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梅洛-庞蒂及其“视看”理论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学术梳理,并简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分析了梅洛-庞蒂“视看”问题的理论背景与思想来源。首先分析阐述梅洛-庞蒂的思想渊源,梳理作为“视看”理论之基底的身体观念,说明“视看”问题的身体理论支撑。梅洛-庞蒂一反西方哲学传统中身心二分对身体的贬抑,把人之生存定义为一种具身存在,“视看”正是这一活生生的血肉之躯所形塑的结果。其次,把握其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及其超越二元对立的主客逻辑的理论方向。最后,探讨梅洛-庞蒂将“视看”从“精神之眼”还原为初始的“眼看”所做出的努力。第二章分析了梅洛-庞蒂视觉经验的发生机制。首先,明确身体是“视看”得以成为可能的基础,其次,把握注意问题以及视觉场在“视看”经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其早期的现象学阶段,梅洛-庞蒂将“视看”视为一种对世界能动的建构,拒绝将人的“视看”形容为对离散项的综合和拼凑或将“视看”的发生简单归因于外界刺激。最后,特别讨论了“视看”对于时空的形塑。在身体的意向性运动中,身体使现象世界得以显现,“空间”、“时间”、“运动”从而在视觉场之中呈现出来。将“空间”、“时间”、“运动”重新放置在梅洛-庞蒂的现象学理论逻辑下进行理解,分析其与“视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章分析梅洛-庞蒂“视看”问题的表达之维,把握“视看”与绘画艺术间的深刻联系。“视看”既作为表达之肇始,同时也是对再现的领会。画家的“视看”通过一种原初的觉知,从而通向一种原初表达,“视看”与创作之间存在着一个有待开启的无限循环。其次,把握审美活动中梅洛-庞蒂式的“视看”方式,讨论可视性与可读性之间的联系。第四章讨论了“视看”作为一种隐喻在梅洛-庞蒂晚期本体论(存在论)思想中的作用与位置。在其晚期思想中,可见性问题连接着梅洛-庞蒂的本体论思想。首先,把握“我”的肉身与世界之肉皆作为“可见者”,表征着一种本质意义上的同一。“视看”使得世界之厚度与人的肉身之厚度得到显现,世界在原初视线中表现为一种含混的具有厚度的存在,人自身也成为“能见的-可见者”。其次,可见性问题同时也关联着人与他者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曾动员近3万名朝鲜籍士兵参与侵华战争。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考察殖民地朝鲜对日本的战争动员体制的回应,以及这一群体与在华韩人独立运动武装之间的关系,进而引申出对强权政治下弱小民族命运走向的思考。日韩合并后,日本政府妄图通过“皇民化”政策从精神文化层面抹杀朝鲜人的民族性。1938-1945年期间,日本政府为解决自身兵力不足问题,先后通过陆军特别志愿兵制度、海军特别志愿兵制度、学生志愿
学位
延安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抵御国民党进攻的一次重要战役。1947年,国共双方实力逐渐发生逆转,共产党逐渐由劣势地位转变为优势地位,在解放战争中开始逐渐取得战争的主动权。为应对变化的局势,国民党开始调整作战策略,由对中国共产党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转为对共产党军事中心山东及政治中心延安的重点进攻,遂延安战役发生。本文主要探析了延安战役爆发的原因及其过程,并对战役的结局及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本文主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