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绿色演化过程中的博弈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9kobe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已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的。正是因为忽视环境问题,才造成了我们国家局部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的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的沙尘暴问题,淮河、海河、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污染问题。而太湖、巢湖的蓝藻现象无不在提醒着我们: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已成为威胁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社会问题。   目前,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我国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现象普遍看的,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难以保持协调。所以这样的制造业所在的供应链,也必然是一条只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环境保护问题的传统供应链。   与传统供应链不同的是,绿色供应链的运营的目标不仅仅包括企业收益的最大化,还包括资源最优配置、增进社会福利以及实现企业活动的环境相容性。而国外的实践又表明:成功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企业能力较强、供应链关系稳定的核心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谓的核心企业是指在供应链上拥有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具有核心市场资源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从而能够吸引相关节点企业加盟该供应链参与市场竞争)。在现实中,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大部分是提供具体产品的制造商,也有少量销售商或提供某种服务的运营商,本文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核心企业,主要是指提供特定品牌产品的生产制造商。   然而从传统的供应链向绿色供应链的转变是需要时间和条件的,而这些条件又包括内外两部分。本文就以核心企业为视角,主要采用博弈的方法,建立了诸如核心企业与同行、核心企业与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核心企业与分销商、消费者三方博弈模型等。试图从内外两部分条件来分析核心企业对绿色供应链演化的影响,从而为供应链的绿色演化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就此还分析分析了核心企业和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博弈对整个供应链绿色化的影响,使得与核心企业有密切联系的上下游企业以及消费者,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加快整条供应链向绿色化演变的速度;并给政府的一些关于环境法律法规的出台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使得政府能更加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善我们生存环境的措施和方案。
其他文献
现在小学初年级语文课本,已经收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其主要原因,就是过于成人化.记得我读小学初年级时,语文课本内容非常简单,就是“人,手,足,刀,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更加趋向全球化、复杂化和多样化,科学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技创新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线性模式,逐渐地转变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
北京庞各庄乐平西甜瓜专业合作组织(获第八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集体一等奖)位于“中国西瓜第一乡”的庞各庄,该合作组织成立于1997年,是以西甜瓜为特色经营、兼顾瓜菜种植及
如今,随着媒体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快速创新,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不断颠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把新闻事实用故事来讲述的“新闻故事化”潮流正风靡传媒界。目前的中国电视新闻业界中,这种新闻报道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一改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单一、刻板的形象,一经播出就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并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电视新闻故事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为发展中的电视媒体带来新颖形式的同时,
长期运行的污水厂微孔曝气器,在曝气膜片上容易沉积水中的钙质和铁类等物质,造成曝气孔堵塞现象,影响曝气效果,降低了充氧能力和搅拌性能,因为风管路不畅,会增大风机压差,风机在高负
利用相关性理论,实证分析了上海股市、深圳股市10年来指数的波动所引起的收益率变化特征及联系,结果表明深沪股市具有较大的相关性。 Using the correlation theory, this p
我国国有控股公司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实现“政资分离、政企分开”的关键环节和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的重要途径。在长期渐进式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中,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Q:记者A: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杨晓笛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杨晓笛先生,在数码艺术学院最大的一间教室里建立了视频制作工
P2P电子商务系统的建立是动态的,如淘宝网、eBay等,成员之间往往互不相识,没有渠道获得对方足够的信息,因此在交易中冒有很大风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蒙受巨大损失。因此,为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何有效地获取外部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得或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由于产业链上的企业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使产业链上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具有了不同的特点,并因处于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而使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然而,在现有文献中,虽然对产业链上企业间知识转移的研究大多却集中在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但对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进行知识转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