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荆南三口地区各种水利工程的修建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河流水面被侵占,河网结构在人类强烈的干预下偏离了其自然发展的规律。荆南三口地区水系演变和调蓄功能的变化亟待剖析,该剖析结果对于该地区调蓄能力的增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利用荆南三口地区五期水系图(分别为:1955、1978、1990、2008、2016年),采用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复杂度、支流发育系数及分维数定量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荆南三口的河流长度、数量、河网密度和水面率均在减少,华容河的水面率和河网密度减少最多,水面率减少了 4.21%,河网密度减少了 0.25km/km2;支流发育系数和河网复杂度下降明显;水系分维也呈下降趋势,其中华容河减小幅度最大,由1.646减少到1.421。2.从水文连通变化、连通度变化和连通性变化三方面去分析研究区水系连通变化。结果表明:区域的水文连通性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2016年与1955年相比水系连通环度α节点连接率β、水系连通度γ分别减少了 45.45%、10.8%、8.46%,节点连接率β下降得最为明显。用基于水系自然社会功能的水系连通性(E)和基于水流阻力与水文过程(F)这两种水系连通性评价方法,分析了荆南三口水系连通性的变化,两种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系连通性呈下降趋势,由0.2367和0.3434下降到了0.1588、0.2517。3.论文选取研究区3个代表性水位站(新江口、弥陀寺和管家铺站),采用河网槽蓄容量(C)、可调蓄容量(AC)、单位面积槽蓄容量(SR)和单位面积可调蓄容量(ASR)这4个表征河网调蓄能力的指标参数。其结果表明:研究区近61年来河网调蓄能力不断下降,C减少了 26.17%;AC减少了 47.59%;不同等级河流的调蓄能力变化也存在差异,4级和5级河流的减少程度相对较弱,1级、2级和3级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最为明显;研究区各水系分区C、AC、SR和ASR均呈不断下降的态势,其中藕池河水系区减少程度最大,分别下降了 23.73%、34.6%、28.72%和41.15%。选取松滋河、虎渡河和藕池河的五个时期水系结构、连通和槽蓄能力及可调蓄能力指标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河网调蓄能力与水文连通性、水面率、分维数、水系连通环度(α)、水系连通度(γ)、水系连通性E和水系连通性F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因此,一方面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优化水系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整治河道,保护好现有的河道,保证水面率,疏浚、拓宽河道,提高河网调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