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尤其是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北海市作为研究对象,把不同城市化水平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通过对城区、郊区和农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北海市城市化发展对植物多样性、植物功能群以及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城市化梯度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和原因。研究结果表明:
(1)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城区有维管束植物285种,隶属于84科226属。乔木层植物92种,占植物总种数的32.17%;灌木层植物143种,占50.00%;草本层植物112种,占39.16%。城市化水平中等的郊区有维管束植物184种,隶属于62科152属。乔木层植物39种,占21.31%;灌木层植物71种,占38.25%;草本层植物97种,占53.01%。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农区有维管束植物147种,隶属于49科132属。乔木层植物18种,占12.24%;灌木层植物55种,占37.42%;草本层植物84种,占57.14%。由于在城市化过程中,人为引进大量外来物种,所以导致城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郊区,郊区又高于农区。
(2)北海市城市植被的栽培植物以桑科(Moraceae)、棕榈科(Palmaceae)、桃金娘科(Myrtaceae)等的种类应用较多,分别有4属14种、11属13种、6属11种;而野生植物则以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大戟科(Eephorbiaceae)等所占比例较大,分别有20属21种、14属15种、11属14种。
(3)城区的植物生长型构成中灌木层植物最多,约占其植物种类数的42.2%;郊区和农区都是以草本植物占优势,分别占38.2%和41.7%。各梯度植物生长型构成中均以藤本植物所占比例最小,均低于10%,且种类相似。不同城市化区域的植物生活型结构不同,郊区和农区的植物生活型组成均表现为: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一年生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而城区则表现为高位芽植物>一年生植物>地上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地面芽植物。
在不同城市化水平区域中,k-对策种所占比例由多到少依次为城区、郊区和农区,这说明城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高于郊区,而郊区的又高于农区,原因可能是城区的植物物种丰富度较郊区和农区的高,组成种类以生长高大的乔木种类为优势。
总之,北海城市化发展对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功能群的影响极为明显,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人布植物种远多于自然植物种,外来植物不断增加,本土植物急剧减少。
最后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化发展区域的植物多样性保护、群落结构的优化等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