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30年来,陕西省“体教结合”下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经历了由摸索阶段到不断地完善发展再到成熟的阶段。高水平运动员成绩的不断进步,表明陕西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符合“体教结合”的发展模式的发展道路。陕西省高水平运动队从2005年正式开始试办,教育部根据高校办队的综合因素,对办队高校数目和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项目进行不断调整。如今,拥有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数目已从起初的3所发展到今天的11所,招生的项目在逐渐增多。整体来看,陕西省高水平运动队的规模在逐渐发展壮大,成绩也在不断的超越自我。这充分说明了陕西省办队思路、办队目标的正确性,有利于陕西省在办队成绩的整体提升和保持平稳有效的发展壮大。然而,陕西省的高水平运动队虽然在发展的规模和比赛成绩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扩大和进步,但与教育部组建高水平运动队的目标还相差甚远,远远没有达到为参加国际大学生的比赛、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储备输送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影响陕西省乃至全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训练、比赛的发展与提升的制约性因素有多个。本文选取陕西省具有相对稳定的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资格的8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调查并分析陕西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训练、比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深入地了解和发现这些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其进一步的发展训练、比赛工作寻找更好的改进方案。现状:1.我省的高水平运动项目布局重点突出了与奥运会,世锦赛比赛的项目基本相一致,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做好培养任务和有力的支援,做到合理布局,集中优势力量培养高水平的运动队伍。2.运动员的招生指标单一;教练员大多集中在基层训练单位,对运动员训练的认识与优秀教练员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3.在训练现状上,训练经费的来源渠道单一;训练计划制定相对较为合理;训练时间安排较为合理;训练项目的内容较为单一;训练监控不能保证;场地器材仅基本能维持基本训练;训练后康复手段单一。影响因素:1.体教结合的思想模式相对落后,运动员“训与学”的积极性不高;2.学训矛盾依然没有解决,高校整合资源的优势不明显,没有建立科学化训练模式;3.竞赛层次不明确,经费短缺,教练员执教能力相对较差;4.理论课堂教学管理方法不得当,管理体制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对策:1.在学训矛盾上要适当的精减课程,适当增加训练课的学分,积极开展与训练专业相关课程,严格规定训练时间与文化科教育时间;2.整合与高水平运动员学习训练有关的专业,有利于学校的整体科研团队的产生,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形成一个良性的训练体系;3.规范竞赛制度,增加省市比赛的次数。不断完善全国高校之间的竞赛体系,形成半职业化的高校竞赛体系,扩大高校竞赛的影响力。走校企联合办队之路,扩大办队资金来源;4.在管理体制上,加强体育管理部门与教育管理部门的联系,健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规章制度,加强文明督导、改善教学、训练条件;5.应将教练员训练比赛成绩与职称评定挂钩,给予优秀教练员进行公开奖励,提高教练员的影响力;6.高校应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搭建就业的平台。运动员应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