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层合微构件力学和力电耦合特性尺寸依赖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梁和微板是微机电系统的基础功能构件。微系统的性能依赖于微梁和微板的力学和力电耦合特性。微尺度下,构件力学和力电耦合特性具有尺寸依赖性。经典理论不含长度参数,无法描述尺寸效应。应变梯度理论被提出来刻画尺寸效应,并被广泛用于建立微梁和微板尺寸效应理论模型。学者们应用简化理论分析了局部层合微梁、微板的力电响应。简化应变梯度理论由于仅包含部分应变梯度的影响,低估了局部层合微梁、微板力学和力电耦合特性的尺寸依赖性。因此,亟需建立包含全部应变梯度影响的局部层合微梁、微板力学和力电响应的尺寸效应理论模型,以期准确描述局部层合微梁、微板的尺寸效应。
  本文以局部层合微梁、微板为研究对象,应用全应变梯度弹性理论和挠曲电理论,分别建立了局部层合微梁、微板力学和力电耦合特性尺寸效应理论模型,研究了其力学和力电响应的变化规律。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探讨了全应变梯度弹性理论的退化性,明确了全应变梯度弹性理论与Mindlin偶应力理论、Aifantis应变梯度理论之间的退化关系。然后,应用全应变梯度弹性理论及其退化理论,建立了微梁静态弯曲和自由振动、微杆屈曲和拉伸响应尺寸效应理论模型,讨论了弯曲挠度、固有频率、屈曲载荷和拉伸应变的尺寸依赖性,并探明了全应变梯度弹性理论和退化理论描述尺寸效应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退化理论相比,全应变梯度弹性理论预测的弯曲挠度和拉伸应变较小,而固有频率和屈曲载荷较大。全应变梯度弹性理论能更有效地刻画尺寸效应,而简化理论低估了尺寸效应。
  (2)基于全应变梯度弹性理论,建立了局部层合微梁弯曲特性尺寸效应理论模型,讨论了层合区受均布载荷或集中载荷作用的不同边界微梁弯曲挠度的尺寸效应,并探明了层合区结构对弯曲挠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局部层合微梁的弯曲挠度依赖于特征尺寸和材料尺度参量之比,具有明显的尺寸依赖性。另外,层合区厚度比和长度比的变化对弯曲特性影响很大。对于层合区受均布载荷的局部层合微梁,当层合区长度比一定时,层合区厚度比增大,会引起微梁刚度增大,导致弯曲挠度减小;当层合区厚度比一定时,层合区长度比增大,会引起弯曲刚度和均布载荷同时增大。弯曲挠度的变化取决于弯曲刚度和均布载荷的共同作用。
  当微梁边界为一端自由和一端固支时,艮度比增大,引起弯曲挠度增大。当微梁边界为两端固支时,长度比增大,引起弯曲挠度先增大后减小。局部层合微梁弯曲挠度随层合区厚度比和长度比的变化规律,为局部层合梁微构件的优化及设计提供研究基础。
  (3)基于全应变梯度弹性理论,建立了局部层合微板弯曲特性尺寸效应理论模型,研究了层合区受均布载荷的不同边界微板弯曲挠度的尺寸效应,并探讨了层合区结构对微板弯曲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局部层合微板弯曲挠度取决于厚度与材料尺度参量之比,表现出尺寸效应。另外,弯曲挠度受层合区结构的影响。对于层合区受均布载荷的局部层合微板,当层合区长度比一定时,层合区厚度比增大,引起微板弯曲刚度增大,使得弯曲挠度减小;当层合区厚度一定时,层合区长度增大,导致微板刚度和均布载荷同时增大。弯曲挠度的变化依赖于微板刚度和均布载荷的共同作用。当微板边界为简支时,层合区长度比的增大,引起弯曲挠度增大。当微板边界为固支时,层合区长度比的增大,引起挠度先增大后减小。局部层合微板弯曲挠度随层合区长度和厚度的变化规律,为局部层合板微构件性能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4)基于一般化的挠曲电理论,建立了介电材料局部层合微梁挠曲电响应理论模型,针对层合区受均布载荷或电压作用的局部层合微梁,求解了高阶力电耦合方程,推导了电荷、极化、电势和挠度的解析解,并探讨了局部层合微梁力电响应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在正挠曲电响应中,弯曲诱导产生的电荷、极化和电势随厚度和材料尺度参量之比增大而增大,具有尺寸依赖性。另外,微梁弯曲诱导产生的电荷大小受层合区结构的影响。当层合区厚度一定时,层合区长度增大,引起均布载荷和弯曲刚度同时增大。诱导电荷的大小取决于弯曲刚度和均布载荷的共同作用。当微梁边界为简支边界时,随着层合区长度增大,电荷增大。当微梁边界为两端固支时,随着层合区长度增大,电荷先增大后减小。在逆挠曲电响应中,电压诱导产生的弯曲挠度依赖于厚度和材料尺度参量之比,且挠度的方向取决于电压的正负。电压诱导产生的挠度大小受层合区结构的影响。当层合区厚度一定时,层合区长度增大,引起弯曲刚度和等效弯矩同时增大。诱导挠度大小取决于等效弯矩和弯曲刚度的共同作用。当微梁边界为两端简支时,层合区长度增大,使得挠度增大。当微梁边界为两端固支时,层合区长度增大,使得挠度先增大后减小。局部层合微梁挠曲电响应特性随层合区厚度和长度的变化规律,为局部层合梁智能微器件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建立的局部层合微梁、微板力学及力电响应尺寸效应理论模型可以为局部层合梁、板微构件的结构优化和实验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低能高功率电子直线加速器在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众多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直线加速器小型化和机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传统的微波功率吸收负载结构复杂且不紧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加速器小型化的发展。本课题主要基于高效吸波材料FeSiAl的应用,探索和研究紧凑型吸波负载的设计,以满足加速器发展的需求。紧凑型电子直线加速器剩余功率吸收负载研究目前有两种途径:①采用同轴负载取代传统的波导式吸收负载
学位
癌症和病菌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且二者密切相关;病菌感染可诱发癌症,同时免疫力低下的晚期癌症病人易受病菌感染。目前临床上需要同时使用抗癌药物和抗菌药物,才能达到癌症和相关病菌的治疗。但是,多重药物的联合使用显著地增加了潜在的风险和毒副作用(如耐药性等);且为了实现精准抗癌或抗菌的目的,迫切需要具有影像显示功能的诊疗一体化的分子探针。传统荧光分子富集于癌细胞的细胞器或病菌后,面临着聚集猝灭发光(
学位
生物体组织微环境中的一些生物物质(如活性氧物质和酶等)涉及各种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生物体内微环境的酸碱性对正常的生命活动也起着重要作用。生物物质的含量发生改变或细胞的微环境发生酸化都可能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开发出能够对这些重要生物物质及酸性微环境进行实时检测和成像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光学成像(荧光成像)方法因为具有较小的侵入性和高灵敏度等优点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在
学位
通常来说,影响齿轮传动性能的因素有材料、热处理、制造精度、润滑状态及啮合齿面等。其中,啮合齿面是动力变换的直接作用面,是影响齿轮传动性能的关键因素。而传统的渐开线齿轮传动、圆柱蜗杆传动及锥齿轮传动等都是以曲面共轭原理为基础发展而来。基于这一原理,国内外现已建立了从共轭齿面求解到齿面性质分析的较为系统、全面的体系。但是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现有齿轮传动逐渐难以满足更高传动性能的要求,尽管众多学者从
学位
交错轴渐开线变厚齿轮传动的接触类型在理论上为点接触,导致齿轮副齿面间的滑动速度大,从而使齿轮副易磨损,承载能力低,虽然通过近似线接触齿面设计可以有效增加接触区域,提高交错轴变厚齿轮副的承载能力、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但是近似线接触设计条件比较苛刻,且实现近似线接触的齿轮副对安装误差较为敏感。为此,论文从刀具修形的角度,对变厚齿轮的齿面进行优化设计,将滚削加工理论、轮齿接触分析与动态响应分析结合起来,对
学位
分度机构是印刷、包装等轻工机械的核心部件之一。在分度传动机构中,分度凸轮机构因其良好的运动特性逐步替代了槽轮机构等间歇传动机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圆柱分度凸轮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较低,但由于该机构存在横越冲击问题,而导致运动速度低、传动精度差。随着自动机械运动精度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分度凸轮机构的精度、运动速度、传动平稳性等要求也相应地有所提高。此情况下,圆柱分度凸轮机构更难满足需求,逐渐被弧面分
学位
当代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要求尽可能地减少润滑油的用量。限量供油润滑,也就是用有限量的供油达到理想的润滑效果,需要对限量供油润滑的特性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已有的限量供油润滑的基础知识大都来自乏油的点接触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的研究。然而,在工业应用中面接触摩擦副普遍存在,相关的限量供油润滑的研究缺失。本文基于实验室自行开发的面接触润滑油膜测量系统,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研究了限量供油条件下面接触的润滑特
学位
限量供油润滑提倡使用尽量少的润滑油实现零部件的有效润滑,它不仅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满足精密机械部件设计中低能耗和低温升的需求。实现限量供油润滑需要对润滑点进行高效精准的供油。本文围绕限量供油润滑,研究了油滴供油条件下的弹流润滑油膜的新特征;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面接触润滑的油膜承载机制及摩擦力进行了分析;聚焦于梯度功能表面对液体的定向驱动,设计制备了不同的自集油增强表面,在抗磨减摩、提高油膜承
学位
得益于近年来微纳制造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纳机械振子的制作工艺与实验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由于其形式多样,微纳机械振子系统有着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各种量子-机械振子杂化系统也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门。可以预见的是,这一类杂化系统在未来的量子信息技术中心中会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除此之外,对这类杂化系统的深入探索也将进一步地推动精密测量、人工超材料、量子力学
学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科技的飞速进步,机械系统向着高速、高精度方向发展,由此带来的多维振动问题也日益显著。多维振动将严重影响精密车载仪器、航天卫星、车载担架等设备的精度和寿命,因此对于多维振动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振动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传统的多维减振装置为多层叠加的单自由度被动隔振系统,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难以实现低频隔振。传统多维主动隔振系统售价高昂,且存在失电不能正常工作的风险。本文提出一种4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