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气候变化合作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ju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问题已赫然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议题之一。因其前所未有的严重性、复杂性和紧迫性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人类当前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恶化,人们已经认识到气候变化呼唤全球性行动,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单个国家的行动不足以确保抑制全球变暖,保护全球环境安全,国际合作才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唯一有效的途径,合作才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从而更有利于各国国家利益的实现。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新兴经济体,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在明显增加,在后京都时代的国际气候谈判中更是被推到承担减排的风口浪尖,成为全球施压的焦点。国际上对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压力下,同为气候变化受害者的中国和印度由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着相同的主张、相同的关切、相同的要求,毫无疑问有必要也有可能走到一起。尤其是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中印之间的气候合作更加密切,使得桎梏不前的中印关系看到了曙光,中印之间的气候变化合作成为中印关系良性发展的新契机。可以说中印的气候合作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两国之间的气候变化合作不仅仅是两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有助于中印以气候合作为契机夯实两国关系,而且更有利于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占主导的全球气候合作中的弱势地位,在未来的世界气候政治格局形成中中印的合作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印在双边层面以及多边层面上开展了广泛的气候合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印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也存在一定的分歧,这又需要中国从中印气候合作面临的挑战去考量定位自己在未来气候合作中的战略选择。本文从世界气候合作的背景和中印气候变化的现状入手分析中印气候合作的必要性,阐述中印气候合作的基础以及中印气候合作的现状,进而分析中印气候合作中存在的分歧和问题,总结两国气候合作面临的挑战,最后把目光锁定在中国在未来中印气候合作中的战略选择。
其他文献
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为统一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要求,对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技术规范进行了
八十年代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公路建设因此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的好坏对道路的使用、车辆行车的安全
通过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对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核心技术员工的激励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制定科学的激励方案,对员工实行有效激励和约束,从而实
知识经济时代,学科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单一学科或个人的教学研究模式已满足不了如今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教学科研模式产生了新的变化,以不同领域的学科综合而进行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进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近年来,由于信息化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正> 牛蛙的疾病包括蛙卵期,蝌蚪期,成娃期的发病。牛蛙的疾病很多,许多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都能引起牛蛙发生疾病,其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有以下10种。一、卵霉菌病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非常活跃的经济增长点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日趋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内、外竞争的逐步加剧,企业面临着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加使得城市的交通状况愈加复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如何科学、有效的协调行人、车辆、道路这三者之间关系,
抗原修复是影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重要因素,现已广泛应用于病理学和形态学研究领域。基于抗原修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有助于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蛋白质,为个性化医
自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企业装备升级和改造,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日益关注的主题。面对当今市场各个市场环境的激烈竞争,竞争的本源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