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与鼻咽癌恶性程度和转移的相关分析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li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人鼻咽癌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与VEGF、PC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人鼻咽癌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关系,并结合文献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0例正常鼻咽部组织和75例人鼻咽癌标本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与VEGF、PCNA表达水平,并分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VEGF、PCNA在正常鼻咽部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2)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VEGF、PCNA在人鼻咽癌中均有阳性表达,(3)人鼻咽癌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与VEGF、PCNA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941和r=0.889,P<0.05)。结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在人鼻咽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其可能成为人鼻咽癌治疗的一个有效的靶点。第二部分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与鼻咽癌细胞浸润和转移的关系目的:鼻咽癌具有很高的侵润和转移特性。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是新近发现的一个肿瘤转移候选基因。本研究通过比较MTA1基因在人鼻咽癌细胞高低转移株的表达水平,探讨MTA1表达与鼻咽癌细胞浸润和转移潜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增殖及转移潜能不同的鼻咽癌细胞株6-10B和5-8F中MTA1的表达情况,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两株细胞的体外转移能力;用MTA1基因质粒转染低转移潜能细胞株6-10B,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TA1的表达;并检测转染前后细胞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MTA1在低转移潜能细胞株6-10B中表达水平低,在高转移潜能细胞株5-8F中表达水平高(p<0.05);体外侵袭实验显示高转移株5-8F细胞体外侵袭力强(穿膜细胞相对百分率为46.3+2.4%)显著高于低转移潜能细胞株,其穿膜细胞相对百分率只有12.6+1.1%,转染MTA1基因质粒后,低转移细胞株转移潜能较未转染细胞明显增高(p<0.05)。结论:MTA1在人鼻咽癌细胞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以及作为肿瘤转移治疗靶点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反义寡核苷酸对鼻咽癌细胞MTAl基因表达及侵袭性影响的研究目的:合成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的反义脱氧寡核苷酸,观察其转染后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系中MTA1表达及鼻咽癌侵袭性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染色观察人工合成正义、反义及无意义MTA1基因片段转染人鼻咽癌细胞CNE1后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TA1基因的(?)n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力评价转染前后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反义寡核苷酸处理鼻咽癌细胞后,MTA1mRNA的表达下降(吸光度之比为24.09±0.22),与正义链组、无意义链组和空白对照组(34.23+0.15,33.22±0.28,35.18±0.2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显示,反义寡核苷酸处理后鼻咽癌细胞的透膜能力明显下降。结论:MTA1同鼻咽癌的转移能力密切相关,反义寡核苷酸的转染可阻遏鼻咽癌细胞中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的表达。并因此有可能限制鼻咽癌的侵袭和转移。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作者主要就医学情报工作在科研中的作用,科研决策、情报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内部情报资料的服务、教学服务及医学情报人员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情报工作应改变
随着人们生活不断提高,人们法律观念以及维权意识越来越升高,人们对医疗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护士人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以致于护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提高,建筑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业建筑已经发展成为了组织精密、结构复杂、形态丰富的建筑综合体。论文首先阐述了商业建筑防火难点,并
期刊
自妇女运动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特别是女权主义者开始意识到男性和女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不仅如此,她们在语言领域也不停地抗争,试图改变长期以来语言
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崛起,以提供智力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科技信息服务业日益为各级政府、广大企业以及整个社会所关注。目前包括科技情报、科技图书、出版、档案、专利、决策咨
研究背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将视觉信号传入大脑,但是神经损伤或疾病(如青光眼)总是会导致神经元的死亡和视功能的丧失。成年哺乳动物视神经损伤后RGCs的轴突很难再生。
目的观察归脾汤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小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小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归脾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糖皮质
卫生部教育司卫教高字(92)第080号文通知,印发“医学原版期刊合作订购协调会纪要”暨《医学期刊资源建设与共享暂行管理办法》,以供有关方面遵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