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人鼻咽癌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与VEGF、PC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人鼻咽癌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关系,并结合文献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0例正常鼻咽部组织和75例人鼻咽癌标本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与VEGF、PCNA表达水平,并分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VEGF、PCNA在正常鼻咽部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2)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VEGF、PCNA在人鼻咽癌中均有阳性表达,(3)人鼻咽癌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与VEGF、PCNA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941和r=0.889,P<0.05)。结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在人鼻咽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其可能成为人鼻咽癌治疗的一个有效的靶点。第二部分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与鼻咽癌细胞浸润和转移的关系目的:鼻咽癌具有很高的侵润和转移特性。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是新近发现的一个肿瘤转移候选基因。本研究通过比较MTA1基因在人鼻咽癌细胞高低转移株的表达水平,探讨MTA1表达与鼻咽癌细胞浸润和转移潜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增殖及转移潜能不同的鼻咽癌细胞株6-10B和5-8F中MTA1的表达情况,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两株细胞的体外转移能力;用MTA1基因质粒转染低转移潜能细胞株6-10B,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TA1的表达;并检测转染前后细胞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MTA1在低转移潜能细胞株6-10B中表达水平低,在高转移潜能细胞株5-8F中表达水平高(p<0.05);体外侵袭实验显示高转移株5-8F细胞体外侵袭力强(穿膜细胞相对百分率为46.3+2.4%)显著高于低转移潜能细胞株,其穿膜细胞相对百分率只有12.6+1.1%,转染MTA1基因质粒后,低转移细胞株转移潜能较未转染细胞明显增高(p<0.05)。结论:MTA1在人鼻咽癌细胞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以及作为肿瘤转移治疗靶点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反义寡核苷酸对鼻咽癌细胞MTAl基因表达及侵袭性影响的研究目的:合成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的反义脱氧寡核苷酸,观察其转染后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系中MTA1表达及鼻咽癌侵袭性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染色观察人工合成正义、反义及无意义MTA1基因片段转染人鼻咽癌细胞CNE1后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TA1基因的(?)n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力评价转染前后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反义寡核苷酸处理鼻咽癌细胞后,MTA1mRNA的表达下降(吸光度之比为24.09±0.22),与正义链组、无意义链组和空白对照组(34.23+0.15,33.22±0.28,35.18±0.2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显示,反义寡核苷酸处理后鼻咽癌细胞的透膜能力明显下降。结论:MTA1同鼻咽癌的转移能力密切相关,反义寡核苷酸的转染可阻遏鼻咽癌细胞中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的表达。并因此有可能限制鼻咽癌的侵袭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