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及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作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hulei_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力衰竭(心衰)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心肌损伤,使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并已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据统计美国的心衰患者已增至580万人,每年约超过55万人被诊断,全世界已超过2300万[1 2]。随着社会人口的日益老龄化,患病率将会进一步增加。如何防止心衰的发生发展,降低其患病率和病死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也一直是心血管病学的热点。心衰的流行病学调查可以明确其病因和危险因素,反映其预防和治疗情况,指导心衰的防治。目的:1了解我国河北地区住院心衰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病因等临床特点。2通过对住院心衰患者居住环境、社会阶层、就诊经历、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的统计,探讨不同时期、地域及经济条件对心衰患者病因病情的影响。3了解心衰的致病因素,出院患者3-5年内的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死亡原因。4了解应用与未应用他汀类药物心衰患者的预后,为临床工作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对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三年之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衰病人(以左室射血分数≤50%、血浆脑钠肽≥400pg/nl、NYHAⅡ-Ⅳ级为标准)进行调查。其中反复住院患者,以最后一次住院病历资料为准。除外有长期外省市居住或治疗史,特殊生活、习俗、嗜好、家族或治疗史者,以及肺源性心脏病及慢性肾功能衰竭者。详细记录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基本特征,吸烟、饮酒及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致病因素;电话随访院外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死亡原因;复查心脏彩超对比院、内外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变;分别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使用U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者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否则以中位数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频数表示;致病因素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共收集患者614例,年龄在14-88岁之间,平均60.17±12.93岁。其中男性患者390例(63.5%),女性224例(36.5%),男女比例为1.74:1。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衰的比例逐渐增高,以60~69岁组所占比例最高,为33.55%。根据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各年龄组段男性均多于女性(P<0.05)。2在病因中冠心病所占比例最高(289例,47.1%),其次为扩张型心肌病(187例,30.45%),高血压(69例,11.23%)和风湿性心脏病(33例,5.4%),其它(单纯心脏瓣膜病、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36例,5.9%)。在老年患者中以冠心病为主,青中年患者中则以扩张型心肌病居多(P<0.05)。按性别分组,不同性别在各年龄组段其病因未见明显差异(P>0.05)。3住院天数1-40天,平均10.9±5.1天。总费用764.08-134065.9元,平均14762.5±10491元。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77例,12.5%),心功能Ⅲ级(316例,51.5%),心功能Ⅳ级(221例,36%)。在支付途径中,对比2009年、2010年、2011年三个年度,新农合的就诊比例逐渐增高,由2009年的10.71%增至11年的45.25%。在农村患者中,冠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者所占比例相差无几(39.8%、35.4%),高血压者较少(11.3%);在城市患者中,冠心病者最多(56.0%),扩张型心肌病和高血压者相似(15.3%和16.7%)(P<0.05)。有一半多的患者(61.2%)早期选择在当地诊所或县级医院就诊,随着病情的加重才选择到省级医院就诊。在农民患者中,首次发病后直接到省级医院就诊的仅占24.7%,而在知识分子中有几乎一半的患者(45.97%)首选到省级或以上的医院就诊。4心衰的致病因素有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社会阶层及地域环境。其中年龄、性别为不可改变因素,余为可改变因素。根据缺血性(冠心病)和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等)划分病因,在可改变的致病因素中,吸烟、高血压、社会阶层对心衰为缺血性或非缺血性有影响(P<0.001)。吸烟、高血压史和高社会阶层者可增加缺血性心衰的比例。5电话随访366例,平均随访3.81±0.83年。其中男性237例、女性129例;再住院患者114例(31.15%),病死者182例(49.73%)。心衰死亡的原因有泵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非心衰死亡的原因有急性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或其它病因。再住院率和病死率与缺血性抑或非缺血性病因比较,两组间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均>0.05)。6应用他汀类药物者235例、未应用者374例,未知者5例。其中缺血性心衰占168例(71.5%),非缺血性心衰占67例(28.5%)。再住院患者中应用与未应用他汀无显著性差别(P>0.05)。病死患者中应用与未应用他汀无显著性差别(P>0.05)。根据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划分病因,缺血性心衰再住院患者中应用与未应用他汀可见显著性差异(P<0.05);病死患者中应用与未应用他汀无显著性差别(P>0.05)。非缺血性心衰再住院与病死患者中应用与未应用他汀无显著性差别(P>0.05)。36例回我院复查心脏彩超,34例院外持续服用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应用和未应用他汀患者前后对比左室射血分数未见明显改善(P>0.05);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衰患者中,各自应用与未应用他汀前后对比左室射血分数未见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1心衰的病例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60-69岁组所占比例最大,按性别分组,各年龄组段男性比例均高于女性。2心衰前四位的病因依次为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老年患者中以冠心病为主,青中年患者中则以扩张型心肌病为主。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新农合患者的比例逐渐提高。在其就诊经历中,近一半多的农村患者首选当地诊所或县级医院就诊,随着病情的加重才选择到省级医院就诊。农村人群患者病因以冠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为主,城市人群则以冠心病居首。4心衰可改变的致病因素中,吸烟、高血压史,高社会阶层者会增加缺血性心衰患者的比例。心衰患者3-5年内的再住院率及病死率仍较高,两预后发生率与根据缺血和非缺血所划分的病因之间无显著性关系。导致心衰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泵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5他汀类药物多数用于缺血性心衰患者,在非缺血性心衰患者中较少应用。在缺血性心衰患者,他汀类可降低再住院率,但未能改善病死率和左室射血分数;在非缺血性心衰患者,该类药物未能改善再住院率、病死率及左室射血分数。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中CEA、NSE及CYFRA21-1的水平对肺癌及肺部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预测肺癌组织学类型的临床价值。 材料和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对58例肺癌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和浓度的常压氧(Normobaric oxygen,NBO)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效吸氧提供有价值依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现代社会,“居者有其屋”早已超越个人消费的范围,成为一个涉及保障公民生存公平和生存权利的重要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在解决温饱之后如何进一步实现百姓安居,已然成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器质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或疼痛、早饱、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FD的发病机制与胃肠动力障碍、感觉过敏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住院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做好早期预防。 方法: 连续调查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收住在医大一院确诊的肺栓塞患者共272例,按年
目的:周围神经卡压是常见的、多发性损伤。这种神经损伤可造成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为卡压后神经的再生与修复提供良好的基础。但神经卡压
目的:探讨养胃抗瘤冲剂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晚期胃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予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组治以养胃抗瘤冲
张保盈河南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Q=《企业观察家》A=张保盈未来5年,房地产市场必然面临重大变革。很多房地产企业都觉得前路茫茫,无所适从,转型、转行、跨界,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