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选取《中国文学》杂志为研究对象,运用勒菲弗尔的文化翻译理论,采取宏观为主,微观为辅的方法进行研究,旨在阐明这一纯文学翻译杂志的办刊机制,特别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翻译所受到的外部影响,同时肯定它在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对中国文化传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中国文学》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份、也是大陆(香港有《译丛》)迄今为止唯一一份以多语种翻译介绍中国文学的纯文学刊物。这本文学翻译杂志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经历了新中国建立之初、十年浩劫、新时期的文艺转型与建设、市场经济冲击下20世纪后10年。它不仅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见证人,更准确的说,是新中国文学翻译、翻译文学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亲历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60年代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80年代的社会大环境形成极大反差,对这两个十年中出版的《中国文学》有很大影响,因此,从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的角度研究翻译的选材、翻译策略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