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变形产气过程及其机理探讨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s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层气(俗称煤矿瓦斯)是一种生于煤层、储于煤层,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方式为主要赋存状态的气体地质体,既是一种洁净高效能源,又是煤矿灾害的祸首。煤与瓦斯突出是瓦斯灾害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表明,煤与瓦斯突出与构造作用密切相关。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煤与瓦斯突出均发生于经构造作用强烈改造的构造煤中;同时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瓦斯突出量往往要比突出煤体的瓦斯实际含量高得多,多达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即使考虑在产气和瓦斯突出过程中围岩中赋存的气体,也远远不能弥补含气量与兰氏吸附量之间的差距。这客观提出了一个煤地质界和构造地质界长期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超量煤层气的产生是否与构造作用下煤的变形作用有关,如果有关,是什么关系?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将是认识煤矿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和煤层气开发等工程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  本文通过煤次高温高压变形产气实验,结合气体成分分析、碳氢元素定量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中煤级煤在变形过程中能否产气体以及化学结构是否发生变化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了研究,取得如下进展和成果:  (1)设计了专门用于研究煤变形产气的实验方案。实验中设计了两档实验温度,70℃和100℃,均明显低于煤的热解温度,以避免实验过程中煤热解作用的发生;同时,最大限度地扣除残存吸附气体的贡献,以比较准确确定因变形作用所产生的气体。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案是可行的。  (2)实验表明,中煤级煤在发生变形作用过程中能够产生甲烷气体,产气过程受差异应力与温度的共同作用,其中差异应力的作用更为明显,差异应力越大,煤变形过程中产生的甲烷就越多;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煤的变形行为来影响产气,温度增加有利于韧性变形,促进甲烷的生成。  (3)对变形前后的煤样进行了碳、氢元素定量分析。煤在变形实验后碳、氢元素的含量均有降低,而且碳、氢的损失量与煤的变形强弱、产生甲烷气体的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当变形实验条件中温度最高,差异应力最大时,煤中碳、氢的损失量也最大、产生的甲烷也最多。因此说明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甲烷应该来自煤自身,而不是来自煤中残留的或煤中微小包裹体所包含的气体;同时表明,煤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时,不仅改变了煤的物理结构而且能够改变其化学结构并产生甲烷。  (4)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随着变形的增强,煤的脂族结构含量呈减少趋势,而芳香结构与含氧官能团则保持相对稳定。脂族结构中甲基含量的降低对差异应力十分敏感,即较小的差异应力就能造成甲基侧链的大量脱落,并且甲基的减少量与甲烷气体的产生量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5)激光拉曼光谱的研究表明,代表芳环总量的G峰峰面积(AG)随差异应力增加而增大的幅度较随温度的变化更为明显,也就是说AG对差异应力的反应较温度更为敏感;代表次生结构缺陷的D峰峰面积(AD)对于韧性变形的反应更为敏感,当变形实验条件有利于韧性变形时,次生结构缺陷数明显增加。此外,拉曼光谱特征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煤的动力变质作用,即构造变形对煤的化学结构具有一定的改造作用,增强煤化程度,加快侧链及其他官能团的脱落,促使煤分子结构不断向芳香化发展。  (6)探讨了不同变形机制对煤化学结构及产气的控制机理。在脆性变形机制作用下,煤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主要表现为碎裂和研磨作用,煤快速形成优势破裂面并产生滑动,机械能主要转化为摩擦热,即定向应力作用下的热演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热能逐渐积累,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动能增加,使煤中键能较弱的脂肪官能团和芳核侧链等断裂脱落,降解,有序度增加,产生CH4等气体分子,但煤的化学结构仍处于稳态,不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在韧性变形机制作用下,主要使机械能转化为应变能,芳香层片通过结构单元位错或层片滑移等过程,一方面使芳环及芳香层片间产生次生结构缺陷,有序度降低,另一方面使芳核裂解,分子运动速度加快,侧链小分子脱落,产生一些小分子(如CH4等),并可能存在于煤的次生结构缺陷中,且伴随此过程储存了大量处于非稳态的应变能,当维持其平衡的条件被打破时,巨大的应变能突然释放,同时小分子便会以煤层气的形式从次生结构缺陷中释放出来,这可能是煤与瓦斯突出的动力学过程。
其他文献
们于菲律宾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马里亚纳海槽是现今仍在活动的高角度海槽.它是深入研究板块运动和弧后扩张的一个理想地区.该文对采自马里亚纳海槽弧后扩张脊14°49′14″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是典型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它是由扬子陆块在三叠纪早期向北俯冲到华北板块之下所形成的(Xu et al.,1992;Ratchbacher et al.,2000;Hacker et al.,2006,2009)
在系统总结造山带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碰撞造山作用理论,研究了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北部中蒙边境附近中古生代造山带的结构与深化.该造山带和东部索伦科尔-贺根山构造带
沂沭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的山东部分.该文论棕了沂沭断裂带的几何形态、空间展布、派生构造及构造岩特征,将该断裂带的活动划归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两大阶段;依据断裂带活
该文辉石样品产自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西段拉昂错超基性岩体的二辉橄榄岩中.作者在一般矿物学、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X射线粉晶分析)、矿物谱学(红外光谱、穆斯堡尔谱)和变形、
理论上,干酪根与固体沥青大分子结构存在类似于沥青质的吸附包裹现象,其中包裹烃组分被认为是早期阶段成熟度较低条件下的产物,由于得到地质大分子结构的有效保护而较少受到后期
今年6月6日,新华日报A2版刊出新华时论《“暂不出新政策”也是好政策》,就全省民营经济发展表彰大会暂不出台新政策一事进行评论。评论指出,在目前有关政策比较多的情况下,暂
该文在三门峡盆地选择了能充分地反映盆地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的五个剖面,对其进行详细的分层划分与描述,并对地层中的不整合、断裂和褶皱等构造变形精确定位.
城镇PRED系统指以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四个问题中心,由结构有序的城镇要素、属性组成的集合.解析城镇PRED系统能够明确系统要素、属性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该论文对所研究的俄罗斯青金石、阿富汗青金石和凤城霞石、金寨霞石、临县霞石及其共生正长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基础矿物学描述,包括包域地质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粉晶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