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棚户区改造项目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棚户区改造是政府大力推进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为千家万户困难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同时配套建设的市政基础设施,增强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整体的现代化水平。我国棚户区改造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从零星的工矿企业旧房改造,到大规模城市危旧住房拆迁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的综合建设,已经从单纯的“政府主导”转变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引入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中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不仅为棚改解决了资金缺口的大问题,还充分发挥出了社会资本的市场经验和技术优势,在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建设效率,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但是,PPP模式棚户区改造项目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项目各相关方利益交错,投融资结构复杂,建设运营周期长等特点,这些都将导致项目面临更多的风险问题,因此,PPP模式棚户区改造项目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风险管理就成了成败的关键。本文顺应PPP模式棚户区改造项目风险管理需要,在深入研究国内外PPP模式理论、棚户区改造理论和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棚户区改造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梳理,提炼出棚户区改造相关政策和面临的问题,阐述了项目实施主体的组成结构及主要职责,总结出项目实施流程,对项目干系人利益倾向进行了分析。并以Y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通过对项目概况、项目运作以及交易边界的分析介绍,展现了PPP模式下项目的各项具体特征,从而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依据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以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归纳出PPP模式棚户区改造项目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分担的原则和方法,运用核检清单法、系统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构建起项目风险清单和风险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搭建起具有普适性的PPP模式棚户区改造项目风险管理框架。最后,运用前文的风险管理框架,对Y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担,并基于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得出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偏高,且主要是社会风险和金融风险最为突出的结论,由此提出建立完整项目风险防控系统的具体措施。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际项目结合起来,弥补了只基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的不足,以项目风险识别、风险分担、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为主线,研究并建立起PPP模式下棚户区改造风险管理机制,为Y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的风险管理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同类型的PPP棚改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近几年.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云驾岭煤矿着力打造企业软实力,用先进的理念作牵引,用特色的载体作支撑,用精细的制度培养习惯,有效筑牢了安全防线。
断层多、坡度大、煤层薄是南方煤矿地质构造一大特点,在这样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步入南方综合机械化采煤的新领域,对于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何其苦,何其难。
近年来.徐矿集团旗山煤矿认真贯彻落实“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实施“盯问题工作法”.发挥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以及监督的制衡力.在坚决惩
以消除无向连通图中构成环路的冗余边的算法为主线,引入并介绍了图形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和基本概念,通过对比分析图的几个常用存储结构的优缺点,确定选用邻接矩阵存储结构来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国家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促进创新教育发展,培养具有一定核心素养的人才尤显重要。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展现了化学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PBL是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实现学科知识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化学事实性知识是化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以此安度晚年。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养老机构以提供基本生活服务为主,精神照护相对缺乏,由此导致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面临诸多困扰,晚年的生活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水平。本研究以青岛市A养老机构中的入住老人为对象,研究艺术小组工作在他们增能中的作用及效果。通过公开招募及双向选择,有10位老人参加了工作者开设的“艺术点亮人生小组”。通过与入组老人进行访谈和评
乳腺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大,术后患者胸部出现畸形,患侧上肢活动受限或水肿,以及癌症难治愈的观念,使患者生理、心理上承受较大的压力,往往出现抑郁、焦虑、悲观等精神症状.为了
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16个煤炭经济运行调研组,历时一个月,对西北、华北、华东、东北等21个主要产煤省(区市)、神华和中煤两大企业集团共184个单位2007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
王昌龄的文论在唐代文艺思想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但历来很少有人作系统的专门研究。本文分“思维方式”、“本体论”、“体裁论”三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尚有“意境论”等四题留待在续篇中讨论。本文认为,王昌龄的思维方式非儒非道、亦儒亦道,而又非儒道两家所能范围。这一极端圓融的思维方式,既有盛唐三教合一的广阔的文化背景,又是和王昌龄富于独创的个性有关。这一独特的思维方式,渗透在其文艺思想体系的所有结构层次之中,是全面深入把握其文艺思想的关键。关于“本体沦”,文章认为,王昌龄吸取了传统的“言志”说与“缘情”说之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