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实验室指标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尿微量蛋白指标中的尿β2-MG、尿ɑ1-MG、尿MA、尿TRU、尿IgU的关系,进一步阐明监测纤维蛋白原的意义及重要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9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诊治的24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对其FIB、尿β2-MG、尿ɑ1-MG、尿MA、尿TRU、尿IgU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的分析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两组间差异比较用独立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24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初发148名(61.7%),包括单纯型108名(45%)、肾炎型40名(16.7%);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66名(27.5%);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13名(5.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耐药13名(5.4%)。其中男性180名(75%),女性60名(25%)。男女比例:3:1。发病年龄1-16岁,平均年龄为7.94±4.46岁。根据我院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参考值上限4g/L,将240例患儿分为2组:纤维蛋白原正常组(FIB≤4g/L)55例,高纤维蛋白原组(>4g/L)185例,得出:高纤维蛋白原组患儿各项指标均值±标准差均高于正常纤维蛋白原组[FIB(6.96±1.53 vs.2.92±0.56)g/L,尿β2-MG(0.71±0.22 vs.0.34±0.09)mg/L、尿ɑ1-MG(63.50±13.16 vs.27.82±10.29)mg/l、尿MA(10111.09±5523.87 vs.5376.64±3604.95)mg/l、尿TRU(654.13±302.15 vs.237.17±124.50)mg/l、尿IgU(219.83±67.94 vs.41.32±21.99)mg/l],且两者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组FIB与尿β2-MG、尿ɑ1-MG、尿MA、尿TRU、尿IgU均无相关性(均P>0.05);高纤维蛋白原组患儿FIB与尿ɑ1-MG(r=0.408)、尿MA(r=0.638)、尿TRU(r=0.603)、尿IgU(r=0.594)均具有相关性(均P<0.01),与尿β2-MG无相关性(P>0.05)。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疾病类型进行分组观察,发现肾炎型肾病综合征组与单纯型肾病综合征组相比,仅尿β2-MG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组与非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组相比,发现FIB、尿β2-MG、尿MA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通过本文研究发现,高纤维蛋白原时,代表肾小球性蛋白尿指标的尿MA、尿TRU、尿IgU会随着FIB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且以尿MA、尿TRU变化最明显;同时代表肾小管性蛋白尿的尿ɑ1-MG也会随之改变;综上,高凝状态与肾小球损伤更密切。2.肾炎型肾病综合征组较单纯型肾病综合征组更易累及肾小管,而代表高凝状态指标的纤维蛋白原,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3.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组较非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组患儿更易合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且伴有血液高凝状态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更易损伤肾小管及肾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