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封料与铜框架封装失效机理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an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合金引线框架由于其具有高的导热、导电、焊点可靠性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已经在集成电路封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集成电路封装的传递模塑、芯片键合、引线键合等过程中,铜合金引线框架容易氧化,可能降低其与环氧模塑料之间的粘接强度,使之在再流焊过程中,由于低的粘接强度在引线框架和环氧模塑料界面出现分层,甚至出现爆米花等失效,因此有必要对铜引线框架的氧化情况及其与环氧模塑料的粘接力进行研究。本论文对电子封装用Cu框架表面在175℃下进行热处理,对处理前后的框架表面进行XPS、XRD和SEM等多种分析测试,确定Cu引线框架表面的氧化物的成分,对比测试环氧模塑料与处理不同时间的框架的粘接力,研究影响引线框架和EMC的内表面结合强度的因素,并对破坏断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EMC与引线框架界面以及封装体系失效的可能机制。   主要得出如下一些结论:   1)在全面分析电子封装的可靠性及影响可靠性的因素基础上,提出提高电子封装可靠性的对策。   2)XPS分析揭示了热处理0分钟,3分钟和6分钟后,铜框架表面主要由氢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组成;氢氧化铜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在热处理0.5小时后,出现了氧化铜。   3)表面能在热处理的前3分钟逐渐增加,随即减少,并维持一定的水平;表面能小于44 mN/m时,粘接力处于较低水平,当表面能大于44 mN/m时,环氧模塑料对框架的粘接力随表面能增大而显著提高。   4)未处理的铜框架表面有在湿空气中产生的氢氧化铜,构成粘合的薄弱层而严重影响环氧模塑料对铜框架的粘接力,经短时间3-5 min处理除去氢氧化铜达到最高粘合强度即粘接力峰值;而随着处理时间进一步延长,高温下铜氧化生成氧化铜,导致环氧模塑料对铜框架的粘接力又下降。   5)对于环氧模塑料和铜框架的粘接,氢氧化铜和氧化铜是影响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失效途径主要依赖于成型前引线框架的表面状态,当表面有氢氧化铜存在时,失效主要在氢氧化铜与铜的界面;当表面氧化出现氧化铜时,失效主要发生在模塑料与氧化铜界面,这种氧化铜薄弱层的形成正是封装生产工艺条件下影响粘接力进而导致封装失效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α-水芹烯(α-PA),5-異丙基-2-甲基-1,3-環己二烯為一種環状的單萜類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香辛料與草本植物之精油中常見的組成份。本研究主要探討南美白蝦注射不同
  为了探讨不同的投喂频率对团头鲂幼鱼消化道功能的影响,每天分别投喂团头鲂幼鱼1(F1)、2(F2、3(F3)、4(F4)、5(F5)和6次(F6).10周后,测定鱼体前、中、后肠消化酶活性,观察肠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作为大气主要污染源之一,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焦点。催化燃烧技术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有害气体在较低温度下发生无焰燃烧,并氧化分解生成无
  本研究选取一株曲霉菌(Aspergillus awamori 42)对豆粕进行发酵,分别以豆粕(SBM)和发酵豆粕(FSBM)梯度替代大菱鲆饲料中0%、30%、45%、60%的鱼粉蛋白,制作7组等氮等能(粗蛋白50
摘要: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初中学生存在读图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和提升读图技能等方面,浅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提升;初中学生;读图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44  地理教学实践一再证明,教师自身熟悉并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地理读图的方法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下
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 Buch.-Ham),是红树林中优良乔木树种之一,天然分布于印度、孟加拉等国盐度较低的泥质滩涂,1985年我国首次将无瓣海桑在海南东寨港引种成功。由于无
  采用2×3双因子试验,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36.27%和26.02%)与投喂频率(1次/d、2次/d和3次/d)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体成分、血清指标和肝胰脏结构的
  为了提高低鱼粉日粮的诱食性,本研究选取甜菜碱、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次黄嘌呤核苷酸二钠盐(IMP)、牛磺酸和鱿鱼膏5种诱食剂,以中华鳖为实验对象设计了5个饲养实验,
生物质气化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每年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农林废弃物,采用生物质气化技术来处理这些农林废弃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植酸酶的作用效果往往受到水产动物消化道内环境的限制,为了解植酸酶在机体内定点高效发挥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从斑点叉尾鮰饲料中植酸酶的最适添加量、植酸酶在消化道内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