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域”时代融合新闻的视觉语法分析——以2018-2021年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获奖作品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ufe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世界图像时代”已经来临。进入到当代社会,图像已成为视觉表征的主体,在意义和文化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思想家们不约而同地描绘着同样的一幅现实图景,比如阿莱斯认为如今我们已经身处于视觉主因的“图像时代”,卡斯卡蒂认为图像已占据先于“事物本身”的位置,当今世界“可以用‘图像先行’来定义”。著名媒介学家德布雷在历时的维度上将人类文明划分为“逻各斯域”“书写域”和“图像域”三种不同的“媒介域”。在这样的社会和理论背景下,新闻业和新闻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显著图像性特点的融合新闻正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通过图像传递新闻信息和价值,融合新闻取得了“一图胜千言”的表意效果。通过融合新闻来探究当代新闻业的发展动向以及新闻文本中的图像构成及其表意实践,显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综合运用视觉语法分析和图像学理论,以2018-2021年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截取其全部50件作品中的441张图像作为研究样本,依循于视觉语法理论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层次分别展开研究。在具体研究中过程中,本文还采用了统计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探究融合新闻的图像构成及其特点,解读图像如何参与融合新闻语篇的意义构建。在内容安排上,本文首先分析了“图像转向”背景下融合新闻的图像特点及其主要构成。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视觉语法分析框架首先解读了融合新闻的再现意义。融合新闻以叙事再现为主,情景的营造让用户更具代入感,成为叙事的行动者;视觉叙事中的矢量充当了叙事的线索,矢量与背景的叠加应用,让叙事有了一镜到底的流畅感。概念再现的融合新闻通过分类过程让新闻信息更有层级感,利用分析过程聚焦新闻看点,利用象征过程提升新闻立意。融合新闻存在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叙事模型,前者类似于“漂流瓶”,它能够让用户追随叙事“流向”,并感到好奇和惊喜;后者类似于“货架”,其清晰的结构布局能让用户在其中挑选感兴趣的信息。在互动意义层面,研究发现融合新闻图像中的参与者通过目光接触向用户索取情感交流,视角与社会距离显示出图像与用户的关系较为亲近,同时用抽象图形提供动作指引,并用主观镜头营造用户沉浸体验。此外,几乎所有的融合新闻的图像都有情感介入,并运用了丰富、鲜亮的暖色来调动观众的心理感受。在构图意义层面,研究发现融合新闻以从上到下的阅读路径为主,利用前后景对比、色彩对比、尺寸对比来突出信息,为用户划重点,增强记忆点。研究还发现图像与文字和声音通过包含和话语投射两种方式实现表意融合,包含关系让文字和声音与图像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话语投射关系则表现为文字和声音的图像化呈现。总之,融合新闻中的图像要素积极参与了新闻意义的建构,尤其在新闻信息的呈现、新闻故事的讲述、用户互动等方面影响巨大。基于以上研究发现,笔者从融合新闻信息的图像再现、图像与用户的互动、文图声的融合三个方面为融合新闻的图像呈现提出了优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传播的迅猛发展,“永久在线、永久连接”(POPC)时代来临,对个体生活方式和身心健康产生深远影响。相关研究主要探讨了个体POPC心理及行为的具体表现和驱动因素,有关其影响后效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仅探讨了主观幸福感这一心理健康指标。同时,媒介依存症、睡眠质量下降等是困扰当代青年的主要问题,事关国民健康状况。因此,探讨POPC心理(在线警觉)对青年群体睡眠质量的影响机制,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本
学位
我国电商形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革新,电商直播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异军突起。它是基于电商平台,以直播技术为媒介手段,通过商品展示和实时互动等方式激发用户消费欲望,最终达到商品售卖目的的商业销售模式。同时,随着电商直播热度的日益上涨和粉丝经济的支撑,明星开始涉足该领域。凭借自身影响力和游刃有余的表演成为了近两年最出圈的电商主播。虽然众多学者针对电商直播现象及问题和用户观看及购买意图展开了大量研究,
学位
自新闻诞生以来,假新闻便与其“相伴而生”,是困扰着新闻界的老问题,给社会大众和新闻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消极影响。传统媒体时代,为了确保刊载、发布的事实准确无误,媒体内部采取事前核查的方式对媒体内容进行严格把关。新闻事实核查缘起于媒体内部的事实核查制度,从美国诞生,伴随着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扩展到欧洲等地。新媒体兴起,打破了传统媒体机构主导的新闻生产格局,改变了新闻生产和消费的方式,造成假新闻传播泛
学位
匿名消息源问题是新闻界由来已久的争议问题。它既赋予了媒体从业者强大的武器,又极具破坏力,足以摧毁新闻的信誉,甚至可能为媒体从业者的信息造假行为提供便利。同时,它又是顽强且难以控制的存在,不能轻易取缔,也不能任其肆意。在自由的传播环境中,媒体从业者作为独立的传播体,如何正确使用匿名消息源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这个群体的伦理道德,现有的控制规范手段落后于匿名消息源的发展速度,单一的伦理原则也并不能为媒体从
学位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点赞”成为人们进行网络社会交往的重要交流方式。已有部分研究对点赞行为进行探讨,但对获赞方背后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的深入研究不足。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主要从用户层面出发,聚焦两大核心问题:(1)为什么用户会想被点赞?(2)什么样的用户更关注被点赞?理清上述问题,对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增强人际社会交往、完善社交媒体功能等方面都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对大学生的QQ空间使
学位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速,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以雄厚的经济基础、开放的城市氛围、先进的基础设施、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吸引四方青年。这些青年从此远离家乡,在大而广的新空间中苟安一隅,化身“空巢青年”。“空巢青年”队伍不断壮大,预计已达到9200万人,但这一群体却常常和传统家庭模式破裂、结婚生育率低、社会信任感不足等社会问题相连。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度关注青年问题,因此将“空巢青年”作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意义上
学位
从古登堡的印刷机到互联网,“新闻始终由技术塑造”。技术发展不仅改变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流程和传播方式,影响了新闻产品及新闻从业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还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带来新的困惑。当前,数字新闻学新范式正在将技术逻辑引入到新闻生产中,培育新的新闻业态与样态,改造新闻从业者的信息认识论。长期以来,新闻职业伦理一直依靠外部的伦理规范指导,例如以道德规范为代表的制度规范和行业准则。这些由国家传统或行业
学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移动社交媒体已进入青少年们的生活中。武陵山片区作为中国区域发展和脱贫攻坚规划里的连片特困区,也拥有较高的移动互联网普及率,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由于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人口分布广,留守青少年现象较其他地区更为突出和集中,移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武陵山片区留守青少年学习之外消遣娱乐、沟通交流、获取信息、购物消费的重要平台。留守青少年作为众多学科的重点关注对象,其社会
学位
本研究借助Bibexcel、CiteSpace等科学计量分析和网络绘制工具,结合布拉德福定律、普赖斯定律、词频分析法以及引文分析法等一系列文献计量学理论及研究方法,通过知识图谱这一可视化方式对1998-2021年共24年我国CSSCI期刊上刊载的8本编辑出版学研究期刊共39510篇论文进行分析,从关键词、参考文献、来源期刊、作者以及机构等角度对自获得学科行政合法性以后的编辑出版学研究进行了全景式的
学位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结合建设性新闻六大核心要素,即解决方案、未来导向、包容与多元、赋权于民、解释新闻、协同创作,对国外建设性新闻代表媒体《卫报》的建设性新闻栏目516篇报道进行深入分析,考察建设性新闻的报道特征,总结建设性新闻的经验,为我国新闻媒体的“建设性”实践提供借鉴路径。通过对《卫报》“对策与创新”、“正面”栏目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本研究总结了建设性新闻的报道特征,发现建设性新闻关注气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