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资料在海雾模拟、检测与气候应用中的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使用卫星遥感资料对海雾的监测、同化模拟和气候分布特征进行方法研究和结果分析工作。涉及微波探测数据的质量检验、订正、同化和用于海雾模式模拟、卫星遥感海雾检测算法以及卫星遥感资料海雾气候分布特征分析等有关海雾的大气科学领域的三个重要研究方向。具体包括:(1)在海雾模拟方面,首次同化风云三号卫星微波温度计和湿度计(简称FY3A MWTS和MWHS)资料用于对海雾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模拟研究工作,前置工作有对FY3A MWTS和MWHS的偏差分析和订正方法的研究,包括分别按纬度-扫描点等特征分析50天区域模式和一年数据全球模式海洋部分的计算分析数据偏差;与美国NOAA16、18极轨气象卫星的类似探测器通道数据比对,证实FY3A MWTS和MWHS部分仪器性能与NOAA类似通道的数据质量相类似;采用扫描角、气团订正方法进行偏差订正,订正效果与NOAA数据相近;使用3DVar方法同化后的对海雾的模式模拟产生正效果;(2)在海雾监测方面,开展美国地球观测系统系列EOS/TERRA卫星搭载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和NOAA卫星搭载的先进的甚高分辨率光谱成像仪(AVHRR)检测海雾算法的研究,首次提出MODIS近水汽通道组合动态阈值法,首创近红外水汽归一化差异指数、绝对晴空提取和海表温度对比法等雾检测领域的新方法,成功按季节动态划分检测海雾阈值。吸收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集成、研发了稳定的海雾业务检测算法并形成了产品。全面地使用船舶、岸基、浮标和星载激光雷达数据检验与能见度相关的卫星海雾检测结果,证明海雾检测算法的准确率等于或优于国外最新雾检测算法。(3)在海雾气候方面,应用前述算法形成的长时间卫星海雾数据集,得到了我国东部海区海雾的详细月季分布特征,统计分析的结果揭示了海雾的季节分布、演变的细节特征,部分特征为该领域首次揭示,这些特征的认识对海雾机理、大气波导等方面的研究有潜在应用价值。  上述部分研究已经在业务中证明有实际应用价值。FY3A MWTS和MWHS的检验证明了其稳定的数据质量;与国外卫星的比对结果证明FY3A微波仪器观测数据有同化应用潜力;同化模拟海雾的成功个例,说明对MWHS和MWTS底层大气模拟改善的有效性;海雾检测产品已经用于中国气象局台风海洋中心和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台的业务服务,为海雾的预报、预警提供实际的技术支持;首个用二十年数据构建了中国周边海域卫星遥感海雾数据库得到了海雾季节分布结果,对海雾影响最大的黄渤海海域海雾的详细分析,揭示的海雾在黄渤海分布频次、传播等特征信息尚未有相关研究报道,此结果已经被国内大气海洋学同行认可。
其他文献
该文采用1961-1999年江苏省60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全国614站逐日降水量资料、NCEP/NCAR再分析逐日风场、高度场资料和NOAA海温资料,利用REOF、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小波变换、
大气气溶胶是指在大气中悬浮的液态或固态颗粒物,是主要的大气成分之一。它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辐射效应影响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进而影响云降水和其他气象要素,而云特性和气象场
鞍山作为一个曾经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老工业基地,进入90年代以来,面临异常繁重的结构调整任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掩盖下的一些弊端日益突现,社会上的难点和热
东亚夏季风是北半球夏季最活跃的地球气候系统之一,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影响。异常夏季风会导致洪涝、高温灾害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本论文围绕东亚夏季风的动力学、能量学及其
学位
该文详细介绍了以变分法为基础,以伴随码技术为核心的MM5伴随模式,并将常规资料和非常规资料应用于该模式进行了同化问题的研究.该研究是用一个个例进行对比分析,我们选用199
  本文对2000年8月发生在河北省的一次暴雨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发现本次过程是由蒙古东部的低涡与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发生的,而
论文通过对传统湍流封闭方法的深入研究,提出能够解释逆梯度输运的K理论湍流封闭方案;旨在完善大气边界层湍流交换过程的认识和参数化,其对数值天气预报和大气扩散的数值模拟
  本文利用1991年5月25日一次回流天气过程和1992年6月20至21日的西风槽天气过程,总共4个架次的飞行作业中获取的PMS资料,结合部分雷达、探空、雨量资料和已有的成果,从一个新
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有重要影响,而ENSO循环是太平洋海气耦合系统中典型的异常演变过程,不仅描述了热带地区大气和海洋异常现象,而且与中高纬度的气候异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