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掌握铅锌矿开采区育龄妇女体内铅锌负荷情况以及目前健康状况,探索铅锌矿开采区铅锌混合接触对育龄妇女健康影响以及锌对铅毒效应具有保护作用的抗氧化应激机制。[方法]根据历年来监测数据以及现场预调查,确定铅锌矿开采区与未开采区。在铅锌矿开采区选择长期(5年及以上)在矿区工作、生活的女性,年龄为18-45岁,共67例,作为铅锌混合接触组(即暴露组);选择距离铅锌矿开采区较远,环境没有受到工业污染,用水来源无任何联系,同时生活习惯和经济状况基本相同的18-45岁育龄妇女25例,作为未接触组(即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群进行一般状况、日常自觉症状,女性生殖机能、妇科疾病的现场调查;通过现场采集研究对象的发样、全血、血清进行铅、锌负荷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氧化(GSH-PX)等氧化应激指标进行实验室分析;通过Excel和Epidate3.1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软SPSS11.0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结果]1.铅锌混合接触组的血铅、发铅指标与未接触组(即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铅、发铅指标接触组均高于未接触组,而发锌指标接触组低于未接触组。2.通过比较育龄妇女的自觉症状,结果铅锌混合接触组的自觉症状头痛、头晕、腰痛、牙痛、四肢麻木、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刷牙出血、易激动、关节痛的发生率高于未接触组(即对照组)(p<0.05)。3.通过比较育龄妇女的月经状况、生育情况,结果铅锌混合接触组的月经周期异常率、月经量、白带增多、下腹部坠胀、乳房疼痛、阴道不规则流血情况发生率均高于未接触组(即对照组)(p<0.05)。4.通过比较育龄妇女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氧化(GSH-PX)情况,结果铅锌混合接触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高于未接触组,而接触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低于非接触组(p<0.05)。[结论]1.铅锌矿开采区铅锌混合接触对育龄妇女体内铅锌负荷产生影响,且接触组体内血铅、发铅均高于未接触组,而血锌负荷低于未接触组。2.铅锌矿开采区铅锌混合接触对育龄妇女的自觉症状、月经状况、生育情况产生影响,接触组自觉症状、月经状况、生育情况异常发生率均高于未接触组。3.铅暴露会引起育龄妇女体内MDA含量的增多,SOD活力的下降,导致体内抗氧化能力下降,而锌可以拮抗因铅暴露导致的体内脂质过氧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