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动能的分解与转换历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woxiao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冲击愈加明显。在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挤压之下,传统的要素投入增长驱动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才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动能。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进一步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要求。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之下,为了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由要素大量投入的传统模式向技术进步驱动的新型模式进行转换,本文认为应该重点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明确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增长的动能构成包含哪些因素;二是从理论上确定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能转换方向;三是揭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各项动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四是判断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动能经历了怎样的转换历程,并分析现有的转换方向是否符合理论预期;五是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动能未来还有哪些提升方向。本文通过重构“非单位替代弹性”、“非Hicks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收入份额可变”假设下的农业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系统和农业经济增长动能分解框架,将最新的导向型技术进步理论引入到农业经济领域的研究中,从理论上构建农业经济增长各项动能的变化规律以及农业经济增长的动能转换规律的分析框架。并以中国农业全国层面、省级层面和农作物层面1978-2015年的生产数据为基础,使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系统进行直接估计,并由此分别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三大组成部分——要素投入、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明确农业经济增长各项动能变化趋势的基础之上,揭示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动能转换趋势。最后通过将实证结论与理论预期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所处阶段,继续挖掘出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动能。沿着科学问题提出→相关理论和研究回顾→重构农业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系统→搭建农业经济增长动能分解框架→提出农业经济增长动能转换规律→实证分析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各项动能的变化趋势→揭示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动能变化历程的研究思路,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能构成及动能转换规律来看,农业经济增长动能由要素投入变化和有偏技术进步两部分构成,并且两者需要通过要素收入份额作为“影响系数”实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从长期来看,由于充裕要素投入增长的不可持续,农业经济增长需要经历由要素投入增长驱动到有偏技术进步驱动的动能转换历程。同时结合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收入份额的变化规律可知,随着充裕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速度和稀缺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速度的趋同,充裕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或稀缺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大小也相应由它们平衡经济增长(BGP)状态的要素收入份额高低所决定。强替代关系下,农业经济增长向平衡经济增长(BGP)状态过度的过程中,充裕要素的相对收入份额趋于上升;弱替代关系下,农业经济增长向平衡经济增长(BGP)状态过度的过程中,稀缺要素的相对收入份额趋于上升。因此在有偏技术进步内部,平衡经济增长(BGP)状态下收入份额较高的要素其增强型技术进步将成为促进有偏技术进步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最核心动能,收入份额较低的要素其增强型技术进步将成为促进有偏技术进步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次要动能。(2)从农业经济增长动能的识别工具来看,目前国内外研究在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参数定义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应用方面存在部分偏误,并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标准化过程中忽略了广义技术水平参数与要素分配参数的变化;二是要素替代弹性的定义并没有随着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的认知进行扩展,计算公式中忽略了要素增强系数;三是由于要素替代弹性的定义错误导致标准化供给面系统非线性估计的初始值设定方向有误,并得到了技术退步的相应结论;四是大部分研究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使用均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进行,与实际经济增长存在脱节现象并可能导致估计结果的偏差;五是利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计结果计算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率时,混入了随机扰动项的影响从而呈现出震荡的特征。本文对上述五个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溯源和修正,旨在推广正确的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参数定义方式和促进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的正确使用。(3)从中国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趋势来看,两要素视角农业劳动投入负增长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冲击愈加明显,农业资本投入大幅增长且增长后劲仍然较足,资本要素的充裕特征不断凸显,劳动要素的稀缺特征不断增强。此外,各地区之间劳动投入减少幅度以及资本投入的增速具有明显的差异特征。四要素视角农业劳动投入负增长的特征更加明显,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上升,土地投入在不同农作物之间的变化趋势各异,化肥投入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农机和化肥要素的充裕特征不断增强,劳动和土地的稀缺程度趋于上升。此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要素投入变化幅度也相应具有明显的差异特征。(4)从中国农业有偏技术进步和技术进步偏向的变化趋势来看,两要素和四要素视角下农业生产要素在考虑了有偏技术进步(要素增强系数)作用下呈现出了明显的强替代特征。两要素视角下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速度主要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速度的上升特征更加明显,农业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于使用充裕要素资本和节约稀缺要素劳动,但部分地区的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存在趋于不合理的倾向。四要素视角下,四种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速度下滑的特征更加明显,技术进步偏向仅在劳动品组合内部符合理论预期,而在土地品组合内部出现了偏向于使用稀缺要素土地和节约充裕要素化肥的不合理现象。(5)从中国农业要素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来看,两要素视角下,农业资本收入份额由于受到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变化的影响趋于上升但份额仍然占比不高,劳动收入份额则以下降的变化趋势为主却仍占有份额的绝对优势,有偏技术进步是要素收入份额变化的主因,要素投入变化是次因。四要素视角下,农机和土地的收入份额相对趋于上升,化肥和劳动的收入份额相对趋于下降,有偏技术进步是导致要素收入份额变化的主要原因。(6)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动能转换趋势来看,两要素视角下中国农业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呈现出在5%左右波动的特征,要素投入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能贡献趋于减弱,有偏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能贡献趋于增强,并且有偏技术进步内部也存在动能转换趋势。东部省份有偏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由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和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共同主导向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单独主导进行转换,中部和西部省份有偏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始终由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和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共同主导。四要素视角下,农作物产值增长率的波动特征同样突出,有偏技术进步对农作物产值增长的动能贡献趋于下降,并趋于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唯一动能。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一直是农作物层面有偏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农机和土地增强型技术进步也逐渐成为中国农作物层面有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能。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总共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促进农业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加速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速度,充分利用劳动高收入份额的优势,以人力资本红利取代人口红利为农业经济增长开启可持续动能;二是提高资本收入份额,发挥资本增强型技术高速增长的优势为农业经济增长注入更强的动能;三是采取措施遏制部分省份农业技术进步偏向恶化的倾向,因地制宜设定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优化方案;四是提高土地要素的“流动性”,焕活土地要素的稀缺特征,扭转农作物层面土地品组合技术进步偏向不合理的状态;五是加强农业科研投入,为农业有偏技术进步增速提供保障。
其他文献
<正>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精神,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自2015年起在全国各地30多所中学推进了"地理学科立德树
<正> 朕深喜,根据日本国民的总意,新日本建设的基础业已奠定,经谘询枢密顾问并且依照[日本]帝国宪法第七十三条由帝国议会议决通过,兹裁可修正帝国宪法①并公布之。
税收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也是国家履行公共职能的重要手段,因此税收的有效征收关系到国家职能的实现。随着近年来各国贸易往来越来越频
国内对伍尔夫小说的解读大多集中于她的意识流代表作《到灯塔去》和《达洛维太太》。本文依据伍尔夫的生命观解读了她的短篇小说《邱园记事》。在伍尔夫看来,生命的精髓在于
在桂东县政府的领导下,及各方努力,经两年的建设,桂东县于2002年被列入全国第七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并于同年确定了建设生态县的发展目标,提出“三个桂东”(即生态桂东
目的:本文通过中药自拟汤剂强肾健骨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根据相关中医药知识,发扬中药方剂的特点和优势,旨在使骨性关节炎等骨伤科疾病在中医治疗方面得以发展,进
魏汉津为北宋后期雅乐乐律的制订者,根据其雅乐乐律所制作的雅乐当时称之为《大晟乐》,又被以其名字命名为“魏汉津乐”,具有极高的地位。其雅乐乐律理论主要有两点,一是“身为度
<正>胶东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自1994年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发现蓬家夼大型金矿以来,相继发现了海阳郭城(中型)、牟平宋家沟(中型)、牟平辽上(小型)、牟平龙口(小型)等金
<正> 我国学者最近对一些年龄在40岁左右的企业总经理、厂长作了一次调查,发现有53%的中年企业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工作繁忙,心理压力过重。中年企业家深感自己对
文章从“地标热”的社会现象入手,试图揭示城市中心区大型公共建筑的标志性与建筑外观质量、空间区位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南京中心区为例,综合运用问卷调查、AHP层次分析法和